從原理上來說,所有這些單一接面材料的轉換效率都受限於Shockley- Queisser極限,太陽能電池的能量轉換效率極限大約在33.5%。由於物理本質的限制,太陽能電池製造業若一昧地追求效率的提升,很明顯並非長久之計。
幸好過去幾年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之下,臺灣的太陽光電產業已經演化成開發商與金融規劃互相搭配的商業模式,形成一個強勁的內需產業,從本質上看,這已經跳脫了製造業的思維,更像房地產業了。不論我們反核擁核,我們都可以清楚看見,以合理的補貼逐步打造電力交易的自由市場,將更有助於金融本質的太陽光電產業發展。我們甚至可以預期,接下來會演化發展出結合太陽能(再生能源)發電、儲能、電力調度技術、金融之間「虛擬電廠」的新興商業模式,這樣的電力實驗已經小範圍試行,以後可以廣泛到工業區、科學園區、乃至一般家戶,這也是我們之前專欄文章討論的智慧電網架構下開展出來的無限可能。
這時你可能會問了,我覺得變成房地產業的太陽能商業模式很創新,智慧電網的願景也很好,但製造業是我們國家的根本啊,你這樣講是說太陽能電池製造業在旁邊玩沙嗎?
如剛講的,現在開藥方時間點還太早,但我們建議可以往下面幾個方向思考:
-
銀行稍微有點耐心,將太陽能廠的銀行貸款合理展延半年至一年,這不是什麼好辦法,但總比血本無歸來得強
-
非不得已,不要進行太陽能電池製造業橫向整合,反而應思考太陽能與儲能公司的垂直式整併
-
如果再把視角拉大一點,目前正火熱的循環經濟商業模式邏輯,其實也可以應用到太陽能電池製造業中。我們可以順勢建立相對短週期(例如10年)的模組汰換與回收商業模式,如此可合宜地取代一昧追求超過20年保固的太陽能模組認證條款,以漸進式模組效率的改善,延長發電系統的壽命,並降低封裝材料成本,還可以達到搖籃到搖籃的循環經濟效果
-
長期來說,在電力交易市場健全後,可以有穩定的綠色金融,長時間協助臺灣技術人才專注在擅長的發電效率提升,並結合臺灣的軟體與IC設計優勢,進行智慧電網技術開發
太陽光電產業能熬過2008年金融海嘯、又能撐過2011年歐債危機,自然也能在531新政之後成長蛻變,綠電先行!
(註一)澳洲新南威爾斯大學格林教授自1999年至2018年每半年於國際期刊彙整的數據顯示,過去20年單晶矽太陽能「模組」轉換效率僅僅從22.7%提升到24.4%,該數值未計入模組大小的影響
*作者楊雅雲受到紀錄片《不願面對的真相》啟發,2009 年大跨度轉行到台達電子文教基金會,領導莫拉克風災校園重建 — 那瑪夏民權國小重建工作。擅長融合營利型公司與非營利組織的強項,將設計思考、行銷溝通與環境效益三個領域跨界整合,2014年創辦綠學院,同時為 Green Impact Lab 綠色創業加速器的共同創辦人,著有《綠 領建築師教你設計好房子》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