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我感覺台灣的官僚系統,出自政治任命的特別多,因此換一個人以後,政策、風格就完全不一樣的情況較為多見。比如台北市,市長從柯文哲換成蔣萬安後,用人、做事風格應該就完全不一樣了。但在日本,換一個東京都知事的話,官僚系統基本沒什麼變化。
但是在台灣,「官威」就會相對很大。你要認識某部長,打個電話,問題就很容易解決。這種情況在日本幾乎不會發生,基本上每個人都是公事公辦。
回到政黨派系。台灣的民進黨內部雖然也有派系,跟日本有一點點相似,但是原則上還是不一樣的。在台灣,我的觀察是,要不停地轉換跑道去選舉。基本上我看民進黨的市議員都想轉當立委,立委都想當市長,會殺得血流成河。六都的市長當完以後,都想當院長,當完院長以後,都想當總統。這種情況日本幾乎沒有。
日本的市長是沒有連選限制的,所以市長經常是做十六年。長達二十年或二十四年的也經常有,一直做到退休的也很多。這樣的體制非常適合推行捷運、機場等大型市政建設。
但在台灣當市長的話,每個人都知道至多八年。所以台灣很多城市都沒有捷運,一般公共交通系統也不發達。憑什麼我種樹,別人摘果子?尤其是遇到藍綠政黨的對立,在這樣的心態下,台灣政治人物最愛做的事情是舉辦嘉年華、放煙花、請歌手演唱,長期的市政規畫基本上很少見。
*作者為日本媒體人,《產經新聞》台北支局長,本文選自作者新作《矢板明夫的台日大比較:台灣+日本除以二,說不定更好》(八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