矽谷銀行為何殞落?是否正因為投資人不知不覺掉入了思維陷阱?

2023-03-22 15:28

? 人氣

美國矽谷銀行倒閉,創下十多年來最大規模的金融治理事件。(AP)

美國矽谷銀行倒閉,創下十多年來最大規模的金融治理事件。(AP)

3月吵得沸沸揚揚的就是矽谷銀行SVB的破產,主要是遭遇流動性危機,股價暴跌超過60%,3/11 SVB宣布倒閉,由美國聯邦存款保險公司(FDIC)接管。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成立於1983年的矽谷銀行(簡稱SVB),是美國史上規模第二大的倒閉銀行,在宣布破產當天,矽谷銀行資產規模在美國銀行圈中排名第16名,其資產不僅高達2090億美元(新台幣6.27兆元),更是矽谷地區存款金額最高的銀行。

SVB主要為矽谷新創、科技公司提供貸款和其他金融服務。主要客戶包括Airbnb、Facebook、Netflix、Twitter等公司。

2020至2021 年期間,美國政府大撒幣,新創公司將融資到的大量資金存在SVB,而SVB則將這些大量去購買長期債劵。

2022 年開始聯準會啟動快速升息、縮表,,暴力升息下,新創公司難以募資,SVB不再有資金流入,債市更出現百年來的最大跌幅。

新創公司沒有外援,只能把在SVB的存款拿出去燒,於是SVB以虧損18億美元變賣手中債劵換取現金,以應付新創公司提款的需求,並公告正籌資22.5億美元,此公告引發投資人瘋狂擠兌420億美元,沒有銀行扛的住這樣瘋狂的擠兌,最後美國聯邦存款保險公司(FDIC)3/10宣布關閉並接管SVB。

SVB自己要負最大的責任

SVB的殞落當然跟現在FED打擊通膨有關,在總經環境不友善的情境下,特殊的客戶族群與商業模式,導致他們的利率風險比一般銀行更高,在承受高利率風險的同時,他們卻完全沒想過要把長天期的債劵轉換成短天期的債劵,控制一下利率風險,使用一些方法去避險。

為什麼SVB會沒有發現問題呢? FED因高通膨而暴力升息,也不是一瞬間就發生的事,這就要說到什麼是「上游思維」了。

上游思維是什麼?

今天有一個漁夫在河上打漁,河邊出現一個人溺水,漁夫趕快去救人,想說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問題是過沒幾天又救了一個人,再過沒多久又救了一個人, 連續救了好幾個人之後,漁夫覺得很奇怪,到底是發什麼事,怎麼會這麼多人溺水,跑去上游一看才發現上游的瀑布,參觀的欄杆斷了一截,有人一不小心靠得太近一踩空就會落水。於是漁夫緊急修了欄杆,拉了一條黃線,警告遊客不要超過這條線,於是最後就沒有人落水了。

一般的下游思維,就是看到人淹水馬上去救人,救一個算一個,但是治標不治本,這個往上游去補救的動作就叫做上游思維。

比如說保持健康就是很重要的事,明明平時均衡飲食、規律作息就可以保持健康,但我們常常都是等身體出狀況才會去重視健康,保持健康就是一種上游思維的展現。

照常理來說,大家都知道這個道理,為什麼我們總是喜歡「治標不去治本」呢?

為什麼我們喜歡治標不治本?

當代警察開創者的羅伯特.皮爾爵士,其在1829年的《皮爾爵士執法原則》第9條提出:「警察效能的判斷標準是犯罪和騷亂的減少,而不是警察為對付他們而採取的行動的那些看得見的證據。」

我們假設有兩位員警,一位員警會花大半時間站在容易發生意外的角落,只要看到這位員警,駕駛人就會變得比較謹慎,可能有助於防止行車意外。第二位員警則是隱身在角落,出奇不易將違反交通規則的駕駛人逮個正著,但在績效考核的壓力下,若你是位員警,你會選擇第一位還是第二位?

而且撇開績效不談,第一位員警也許對公共安全的提升有所幫助,但他提不出具體的貢獻,而另一位員警就不一樣了,滿滿的罰單證明他工作認真值得表揚,

但他對改善交通,降低車禍一點用都沒有。

所以說「為什麼我們喜歡治標不去治本」,原因很簡單,下游行動往往可以看到成效,如果改善有功還可以接受表揚,上游行動雖然可以真正解決問題,但往往曠日費時,有時候還不見得有效,我們來提個失敗的案例,

墨西哥市在1989年為了降低空汙,市政府依車牌尾數區分,規定民眾某個工作天禁止開車上路,此舉是鼓勵民眾多多使用大眾交通工具,不過上有政策,下有對策,不少市民選擇買第二台車,而且為了省錢,多半買的是便宜的中古車,相當然空氣當然沒有改善。

所以想要進行上游思維去解決事情沒有那麼簡單,光是思考還有許多阻礙,接著我們再來說說有那些阻礙。

思考阻礙一,對問題盲目

首先我們來以下影片,

你來算算看穿白衣服的人傳了幾次球,空中傳球跟地板傳球都算,先不要急著看答案,這個影片你可以找朋友一起來算算看。

影片取材自selective attention test

算出來了嗎? 答案是15次。

你一定想說,這個影片跟「對問題盲目」有什麼關聯性?在盲視效應中提到,人類大腦有個「不注意視盲」的現象,也就是說人類專注在某一個事物上,就無法看到其他的資訊,這是因為我們的大腦會自動過濾這些「我們可能不需要」的資訊,以降低大腦平常運作時的負擔。 我們可以想像如果每一個事物都需要經過大腦處理,那你的大腦絕對會超過負載,所以我們只會專注在我們想看的事物上。

回到剛剛的影片裡,計算傳球次數不是重點,重點在於你剛剛有看到一隻黑猩猩走過去嗎?

如果你沒有看到,是不是就親身體會什麼叫「不注意視盲」了吧?

所以「對問題盲目」,也就是說當你只注意在下游救人,但是你卻沒法注意其實上游有人不斷在溺水的事實。

思考阻礙二,隧道效應

讓我們對問題產生盲目除了「不注意視盲」,還有另外一個叫做「隧道效應」,當你因為各種問題分身乏術,通常會放棄解決全部的問題,視野也會變得像在隧道中那樣狹隘。

【要廢掉一個人除了讓他整天閒著沒事幹,要不就是讓他忙到沒時間去想東想西】

因為生活造成的稀缺感導致維持生計不易,只能專注眼前的事,下一頓在哪根本就不知道,這是一種對於資源匱乏的稀缺心態,台語常說的「生吃都不夠了,還曬乾」,這個就是「隧道效應」。

此時無法長期規劃,也沒有辦法策略性排列出問題的優先順序,我們的思維就像是被侷限在隧道裡,而且你只能乖乖地往前進。

所謂的「躺平」一詞,其實就是隧道效應的結果,既然再怎麼努力都無法翻身,那乾脆躺平好了。

所以陷入隧道效應的人無法系統性的思考,也無法避免問題發生,只能隨波逐流。

有趣的是你以為這樣的狀況只會發生在窮人身上嗎?也會發生在那些缺乏時間的專業人士身上。

時間匱乏會導致你拖延重要但不緊急的事,產生隧道效應時更是如此,例如健康檢查、陪伴家人、長期規劃等,因為好處遠在隧道之外不可見,所以你會選擇緊急狀況排除再來處理這些事。

思考阻礙三,缺乏負責人

再來,我們也常常推託「這個問題沒有辦法避免」,或說「這個不是我負責的」,但通常都是自欺欺人罷了,這邊就不得不提到「組織分工的陷阱了」。

我們來看一下智遊網(Expedia Group)的故事,智遊網是個線上旅遊預定網站,在網站上你可以訂飯店、訂機票、訂行程非常方便,但在2012年他們發現,顧客預訂旅遊行程後時常打電話給客服,這個比例高達58%,不論訂機票、飯店或是租車都一樣。

線上旅遊網站最大的賣點的就是DIY,居然有高達6成機率要尋求客服協助,這個比例怎麼想都不對,怎麼會沒有人發現?

經過調查發現,主要的原因不是客訴,而是打來索取行程副本。2012年統計,約有2千萬通客服電話,這幾乎是全台灣人口的數量,他們打來都是為了索取行程副本?如果一通電話的成本是5美元,這一年的成本就是1億美元,想想就可怕,不過為什麼會發生這樣的問題呢?

這個答案其實很簡單,如果顧客輸入的Email有誤,或行程通知信跑到垃圾信件內,又或是顧客以為是詐騙、而把信件刪除了,行程通知詳情信件僅此一份,顧客沒辦法從網站上重新下載行程副本,這時就只能打給客服來處理了。

找到問題後,網站增設讓顧客能取得行程副本,或能線上自行排除問題的選項,就搞定了。

不過重點是,公司為什麼會沒有人發現?有數量多達近2千萬通客服電話的問題,怎麼公司會無動於衷?

對一個組織來說,每個部門都有各自的分工,專注在自己的目標上,才能有最佳的效率,各部門只解決各自的問題,對客服只需要快速又令人滿意的處理顧客的問題,行銷部門吸引顧客上門,技術部門負責網站功能正常運作,

但就是沒有一個部門的職責,是「確保顧客不會聯絡客服」,所以公司內部也一定有人發現這個問題,但是解決了對自己部門並沒有帶來利益,於是大家對這個問題久了就視而不見了。

總結:從SVB的倒閉始末,告訴我們歷史不會重演,但會以極其相似的方式重現,從2008年雷曼兄弟到去年幣圈FTX倒閉,在到2023年的現在,事後諸葛會發現很多事情在一開頭就略顯端倪,只不過高層視而不見罷了,缺乏「上游思維」而忽略顯而易見的「灰犀牛」,SVB銀行倒閉又再次提醒我們「上游思維」的重要性,雖說是老調重彈,但值得我們每個人省思「治標不去治本」這件事。(部分內容節錄自「上游思維」一書)


作者是一隻不想當倉鼠的倉鼠,文章詳見「倉鼠人生實驗室」

責任編輯/周岐原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