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ChatGPT在全球掀起熱潮,生成式人工智慧(AIGC)也成為輿論焦點。龍應台文教基金會22日以「AI需要什麼人文素養」為題,邀請曾任Google首席科學家的史丹佛大學首位紅杉講席教授李飛飛,與基金會董事長龍應台進行首場不尋常對話系列對談。李飛飛強調,各界對現有的人工智慧,賦予過多的人性化揣摩,但實際上人工智慧到目前就是個工具,回答內容都是訓練的數據。
李飛飛指出,最初進到人工智慧領域時,純粹抱持著好玩、有興趣的態度,但到2018年時卻意識到原僅為自己熱愛的科學,會變成人類社會向前進的方向,且她發現各大公司在研究人工智慧時,主要目的多是為了營利,沒有承擔起帶領人類文明社會向前邁進的責任,所以就會帶著這樣的使命感回到校園。
李飛飛說明,帶著這樣的歷史使命感進入史丹佛大學後,她和同事建立「以人為本的人工智慧研究院」(Human-Centered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Institute,簡稱HAI),不只是抱持焦慮,也帶有期待的投入研究,試圖探究人工智慧如此具有力量的工具,會對人類社會帶來什麼樣的影響、改變以及挑戰。
李飛飛:人工智慧在道德價值層面的探索非常重要
針對科學家是否能以只追求未知領域作為唯一目標,李飛飛認為,有些科學家確實就傾向研究未知領域,有些則想承擔更多責任感,她無從評斷,但HAI的重要理念就是聚集不同領域的專家,共同探討對21世紀來說非常重要、創新的人工智慧,且人工智慧在道德價值層面上的不同探索非常重要。
李飛飛以醫療領域的人工智慧為例,她每個學年在教授相關課程時,由於學生都是非常年輕的電腦科學家,對醫療、病人的接觸非常少,她都會要學生了解項目背後人的狀態,包括人感受的病痛、痛苦等,希望學生在開始進行人工智慧編程前,先了解作為人本身的感受。
談到人工智慧對經濟學的影響,李飛飛表示,人工智慧作為工具可以協助用更快、更精準的方式完成研究,同時也會成為研究經濟學的學習對象,因為人工智慧能對經濟造成變化,例如人類社會對人工智慧將取代工作,就有非常大的恐懼,但這也會使各國精進原先的就業政策、宏觀經濟的政策。
李飛飛:對人工智慧的恐懼是健康的,但人類也在不斷進步
李飛飛提到,人類社會對人工智慧取代工作感到焦慮與恐懼,但她個人對人工智慧取代人類的工作抱有些理想主義,期待的是可以將人類社會中高風險、辛苦的工作取代,尤其像過去日本核外洩事故時,最終仍需要人類處理,她希望的就是讓人工智慧作為工具替代危險的工作,減少人類的傷害。
「過去十年,人工智慧一次次的浪潮都能看到很多的恐懼。」李飛飛分析,事實上人類社會對人工智慧的恐懼,不是此次ChatGPT問世才出現,像過去機器人AlphaGo下圍棋贏過人類,到自動駕駛問世引發運輸業擔憂丟失飯碗,工具進步都會帶來恐懼,但這些恐懼都是健康的,因為人類文明史也不斷在進步。
李飛飛直指,人工智慧對軟體工程的衝擊其實非常大,但對她來說人工智慧只是工具而非目的,要達成的是探索邊界讓機器變得更加智能,若人工智慧能作為更強大的工具幫助達到目的,就會擁抱這樣的工具。但她也說,各界對現有的人工智慧過於擬人化,但實際上人工智慧到目前就是個軟體、工具。
「今天的人工智慧是沒有所謂的人文素養。」李飛飛強調,作為科技工作者,她對外界賦予人工智慧過度的人性化揣摩感到有點焦慮,先不論未來發展,現在的人工智慧是沒有人文素養、意識,回應都是來自訓練的數據及生成軟件,「站在科學、教育、媒體工作者的角度,還是要非常中肯的描述這個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