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國,社會上有一種思維,認為參軍有助於提高女性等社會弱勢人群的地位。在日本,民眾對自衛隊的認知比較模糊,並不認為加入自衛隊完成軍事任務能夠直接有助於他們成為『一流的日本國民』。正因為如此,在包容女性方面,軍隊的『真實想法』更易顯現。」
第一部作品出版17年後,《女性士兵難題》出版。在這本書中,佐藤教授基於全球各國軍隊情況的變化,以新的觀點對自衛隊進行了分析。
「冷戰結束後,軍隊的職責從作戰轉變成以維護和平及人道活動為主的工作。長期以來,自衛隊在憲法第9條的規定下承擔救災等非作戰任務,與其將之視為『特殊』的事物,不如將其定位為新型軍隊的先驅榜樣──受到研究日本的海外學者論著的觸動啟發,我逐漸產生了上述想法。」
填補男性人才不足缺口,提升自衛隊形象
戰後,憲法第9條規定,日本放棄發動戰爭的權利,新的軍事組織始於1950年建立的警察預備隊,後來改稱保安隊,1954年改組為自衛隊。儘管只能從事護士工作,但從一開始就建立了錄用女性的機制。
佐藤教授分析稱,上世紀50年代至60年代中前期,女性自衛隊員幫助自衛隊樹立了區別於舊日本軍的組織形象。
「自衛隊成立之初就有借助女性弱化軍事色彩的設想。當時需要軟化自衛隊的形象,促使其融入市民社會,避免民眾將之視作『軍隊』。」
1967年,陸上自衛隊將女性任職範圍擴大到了一般職務(人事、綜合、後勤、會計、通信等)。背景原因在於男性人才短缺。當時,日本處於經濟高速成長期,年輕男性的就業形勢良好,自衛隊徵募隊員極其困難,不得不依賴女性以注入新鮮血液。
70年代以後,女性隊員的形象開始頻繁出現在招募自衛官的宣傳海報上,營造出平易近人的親和形象。
除了男性人才短缺因素的影響外,自衛隊向女性敞開大門的過程順應國際潮流向前推進。1979年,聯合國通過了《消除對婦女一切形式歧視公約》,日本於1985年批准了該公約。次年,日本施行《男女就業機會均等法》,擴大了女性自衛官的任職範圍。1992年,防衛大學開始允許女性就讀,開闢了女性走上高級幹部的道路,這成為一個重大轉捩點。
1993年,自衛隊面向女性開放了所有崗位。從時代背景來看,在80年代中後期的泡沫經濟下,就業市場活躍,自衛隊面臨男性隊員短缺的問題。不過,自衛隊以「保護母性」等為由,限制了女性登上潛艇和戰機等裝備。
在擴大任職範圍的同時,自衛隊還讓女性自衛官扮演了「吉祥物女孩」的角色。90年代,自衛隊發起「酒紅作戰」,積極派遣女性隊員參加本地的選美活動。獲得「選美小姐」稱號的女性受到雜誌等媒體追捧,發揮了自衛隊廣告招牌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