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老師自學2年開發app助學生學習!教育部推多元升等,鼓勵教學型教師

2018-08-14 14:09

? 人氣

逢甲大學副教授王柏婷的計畫,為研究利用自編手機app輔助英語教學之成效,她透過2年鑽研寫程式,開發英文輔助教學app。(教育部提供)

逢甲大學副教授王柏婷的計畫,為研究利用自編手機app輔助英語教學之成效,她透過2年鑽研寫程式,開發英文輔助教學app。(教育部提供)

因為學生學不會,英文老師竟自學2年程式來開發app當輔助教材?教育部推動「教學實踐計畫」,鼓勵大學教師能透過教學成果作為升等依據,今(14)日記者會上,並邀請各校申請通過的教師進行經驗分享,其中,逢甲大學副教授王柏婷的計畫,為研究利用自編手機app輔助英語教學之成效,她透過2年鑽研寫程式,開發英文輔助教學app,先讓他們認知到英文程度不足,再透過app推薦教學影片進行教學,並進行字彙練習。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大學教師升等,過去一向以研究掛帥,也讓以教學為重的老師在面臨升等壓力下蠟燭兩頭燒。為了鼓勵多元升等,教育部自今年起首度推動「大專校院教學實踐研究計畫」,引導各校整合校內考核制度,比照教師獲得科技部專題研究計畫,同樣可獲得升等、評鑑及獎勵等面向誘因,以鼓勵教學型教師。

20180814-教育部推動「教學實踐計畫」,鼓勵大學教師能透過教學成果作為升等依據,14日舉行記者會。(教育部提供)
教育部推動「教學實踐計畫」,鼓勵大學教師能透過教學成果作為升等依據,14日舉行記者會。(教育部提供)

「教學實踐計畫」為教育部首個補助教師個人研究經費的計畫,除經費外,也提供如規劃專責單位提供諮詢、辦理主題工作坊或座談、建立校務資料庫等資源。自今年8月1日起執行至2019年7月31日一年期,收件2174案中,最後審查通過1034件,總共補助134校教師,平均補助額度為25萬。

姚立德:大學不應只有透過研究才可升等

教育部次長姚立德指出,大學不應該只有透過研究才可以升等,應該要有多元升等機制,而其中老師的教學,能不能作為一部分?大家都覺得應該,教育部、很多大學也都做了很多努力,但大家始終覺得沒有到位,因為在升等過程中其實還是要以研究為基礎、作主要評量之一,今天推出教學實踐計畫,就是希望讓老師在教學上的努力,如教學方式的創新、教材的使用,透過研究角度來落實,並進行評估。

姚立德談到,原先只預期能收到200件申請,但最後竟有2174件,預算也從原先的1億追加到3億;他並說明,今年初高教深耕計畫的88億中,要求每個學校要有一半,也就是總共44億投入在教學裡,如今再透過教學實踐計畫引導老師投入教學,「在引導教學上,大家終於找到了共識。」

20180612-教育部教育雲端學習服務整合發表會,全國三千三百國中小學師生共享資源,教育部代理部長姚立德致詞。(陳明仁攝)
教育部次長姚立德指出,大學不應該只有透過研究才可以升等,應該要有多元升等機制。(資料照,陳明仁攝)

高教司司長朱俊彰補充說明,本計畫最高補助案件是50萬,補助經費總共2.6億,並有15%管理經費,目的是希望學校發支援設備,所以總預算是3億元,而在申請通過的計畫中,其中有4成2是副教授,3成5是助理教授,可見這可以與教師升等、生涯規劃配合。

「沒有教不會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

今日記者會上,也邀請到通過申請的校方、教師代表進行經驗分享。逢甲大學副教授王柏婷的計畫,為研究利用自編手機app輔助英語教學的成效,她表示,最初是考慮到如今課堂氛圍是大家都在滑手機,因此讓她思索如何維繫課堂氛圍、學習動機,從而自行開發了學習app;由於她教的是程度比較不足的學生,所以要讓他們認知到自己英文程度不足,並確認學習目標,再透過app推薦Voice Tube影片進行教學,並進行字彙練習。

王柏婷談到,低成就感的學生,沒辦法在課堂上的時間就學會,需要更多時間及老師的鼓勵才行,「沒有教不會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而在學習上她也以身作則,表示雖然自己是學英文的,但透過請教做資訊的朋友、上網google等方式,花了2年摸索、學習,並寫出這個app。

20180814-逢甲大學副教授王柏婷的計畫,為研究利用自編手機app輔助英語教學之成效,她透過2年鑽研寫程式,開發英文輔助教學app。(教育部提供)
逢甲大學副教授王柏婷的計畫,為研究利用自編手機app輔助英語教學之成效,她透過2年鑽研寫程式,開發英文輔助教學app。(教育部提供)

通過的計畫橫跨多元領域

中山大學副教務長陸曉筠指出,其實有很多老師都覺得,跟學生思辯時可以刺激研究靈感,而校內在得知計畫後,也透過下午茶會不斷讓教師們交流、討論,並請校內教學優良老師幫其他計畫先做建議;最後通過的計畫中,則包含了性別與社會、創作型導演、跨文化溝通能力、經濟學教學環境、物理實踐、工程領域實踐等多元領域。

逢甲大學校長李秉乾則指出,過去教學的困境就是documentation,研究成果有文字上網後,很容易可以搜索到,但教學成果很難documentation;而此次盼透過高教深耕計畫跟教學實踐計畫,培育出能參與社會產業升級、轉型的人才。

台北護理健康大學副校長吳淑芳表示,這對護理跟健康來說是強心針跟營養針,因為校內老師在教學實務上都很有經驗,若能透過研究來結合會很有幫助。

喜歡這篇文章嗎?

吳尚軒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