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豐盛觀點:墨非定律效應席捲下的歐美金融危機!

2023-03-30 05:50

? 人氣

瑞士信貸銀行(Credit Suisse Group)危機。(資料照,美聯社)

瑞士信貸銀行(Credit Suisse Group)危機。(資料照,美聯社)

最近瑞士銀行執行長Ralph Hamers及董事會主席Colm Kelleher兩人聯合說明:「在瑞士聯邦財政部、FINMA和瑞士國家銀行發起討論後,我們於3月19日星期日緊急宣佈了收購瑞士信貸的計劃⋯。」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雖然他們說此次收購是一個重要的里程碑,不僅影響瑞士銀行和瑞士信貸的未來發展,而且對瑞士和全球金融業而言,我們決定專注於為所有產生影響的相關對象創造一個平穩透明的過渡處理方式。但這種快速又倉促的併購宣布,也似乎意味著瑞士銀行經營決策層對於政府管理機關緊急要求的些許無奈⋯。

3月17日美國矽谷銀行和標準兩家銀行接連宣布倒閉後,又爆出第三家第一共和銀行的存款保險比例太低,引發存戶大恐慌,大舉將存款轉入其他銀行;也同時面臨破產危機,財政部長葉倫緊急出手救援,與摩根大通執行長戴蒙會面,要求聯合各大型銀行界共同協助穩定金融。隔天摩根大通、美國銀行、花旗集團和富國銀行等十一家大型銀行機構宣布,將聯合注資第一共和銀行300億美金以拯救後續可能爆發的股市危機。

3月24日德意志銀行(Deutsche Bank)預防債務違約的風險成本、即信用違約交換(CDS)大幅攀高,因此違約成本激增!重燃外界對銀行業危機擴大的疑懼,全球投資人擔憂銀行業體質狀況,造成德意志銀行在法蘭克福股市的股價一度跌幅超過14%。

德國總理蕭茲(Olaf Scholz)立即針對德意志銀行再度提出保證,表示這家銀行早已「現代化和組織化其營運方式,這是一家相當賺錢的銀行,沒有理由去擔心」。

這樣短時間的銀行連續風險事件產生,已經形塑出全球投資人的投資信心危機,加上美國、瑞士及德國政府主管金融的最高領導人決策都是立即採取類似治標不治本的滅火態度來處理,不禁令我思考到墨非定律在這連續金融危機事件的效應連結!墨菲定律告訴我們,容易犯錯誤是人類與生俱來的弱點,不論科技多發達,事件都會發生!而且我們解決問題的手段越高明,面臨的麻煩就越嚴重。所以,我們身為企業的最高管理決策者,在解決企業突發危機事件前,應該是儘可能地討論出最周到及全面的實質解決問題方式,如果真的發生不幸或者損失,就從容面對吧!關鍵在於總結所犯的錯誤,而不是企圖掩蓋它。

但是很顯然歐美各國政府的管理部門在處理這些銀行危機事件的方式,都陷入墨非定律效應之下,唯恐造成投資人恐荒及施政效能觀感不佳的態度方向去思考,到底目前通膨和升息導致全球各國真正的連環爆雷金融危機問題有得到解決了嗎?還是如墨菲定律的發展結果得出四條全球勢必接連發生的結論:1、任何事都沒有表面上看起來那麼簡單;2、所有的事都會比你預計的時間長;3、會出錯的事總會出錯;4、如果你擔心某種情況發生,那麼它就更有可能發生。

*作者為紐約華爾街Leich資本管理公司執行長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