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房地產市場經歷兩年的低迷後似乎已企穩。但有一個問題仍在阻礙這個市場的復甦:待售住宅嚴重供應過剩。
數據提供商萬得(Wind)的數據顯示,2月份中國住宅竣工未售面積為35億平方英尺(約合3.25億平方公尺)。根據一些估算,這相當於約400萬套住宅。這也是中國自2017年以來最嚴重的供應過剩,當時中國正在進行「棚戶區改造」計畫,該計畫旨在通過拆除破舊建築來促進對新建住宅的需求。
本文為風傳媒與華爾街日報正式合作授權轉載。加入VVIP會員請點此訂閱:風傳媒・華爾街日報VVIP,獨享全球最低優惠價,暢讀中英日文全版本之華爾街日報,洞悉國際政經最前沿。
房地產諮詢機構克而瑞(China Real Estate Information Corp.)的計算結果顯示,2022年所有新建住宅中約有三分之一未售出,是2015年以來的最高比例。
經濟學家表示,在人口為幾百萬或更少的小城市,這個問題最為嚴重。經濟學家Kenneth Rogoff和楊元辰去年發表的一篇論文稱,經過長期的建設熱潮,中國640多個三線城市現在擁有中國住宅庫存總量的近80%。與人口和就業市場成長較快的北京和上海等大城市相比,這些城市的需求較弱。
據克而瑞(China Real Estate Information Corp.)估計,知名三線城市北海需要近六年時間才能消化庫存的待售住宅,而上海需要七個月,北京需要近兩年。
克而瑞表示,在該機構監測的50個城市中,平均需要20個月才能消化過剩的住宅供應。根據美國全國地產經紀商協會(National Association of Realtors)的數據,美國目前有2.9個月的成屋供應量,而美國政府的數據顯示,預售屋供應量為8.2個月。
2月份,北京、上海、深圳和廣州這些一線城市的新建住宅價格同比上漲1.7%。根據中國統計局的數據,三線城市的房價下降了3.3%,不過下降的速度較前幾個月有所放緩。
總體而言,70個大中城市的新建住宅價格較上月上漲0.3%,先前自2021年8月以來一直環比下降。
如果中國不能穩定三、四線城市的住宅價格,可能會打擊中國許多地區的居民信心和消費意願,從而限制中國今年整體經濟復甦的程度。據估計,中國三分之二的城鎮人口居住在三、四線城市。
從長遠來看,消化市場過剩住宅的需要可能意味著新房建設將長期低迷,這將使中國失去其中一個最大的成長動力和就業來源。對於負債累累的中國地方政府來說,新房建設也是至關重要的,這些地方政府依賴向開發商出售土地的收入來平衡預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