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新聞》中美貿易烽火 小英帶頭台灣南向突圍

2018-08-15 16:30

? 人氣

投資區位將不僅限新南向十八國,還包括友邦及國內;模式將包括直接投資、設立子公司或合資方式進行,如運輸過程的低溫冷鏈系統、和新南向國家農企業合作設立肥料廠等。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農委會副主委陳吉仲更指出,未來這家農業投資公司還有更上位的思考,除考慮國內農業發展,更考量到一旦全球人口增加時,糧食供給無法滿足,台灣希望在全球市場有一定的掌握度。例如,在國外投資糧食安全備源基地,當國家緊急需要糧食,可以運回國內。

蔡英文政府上任後,新南向政策是最早啟動也最精「英」盡出的。儘管政策被評為多頭馬車,但細觀每匹「馬」都是正英系無雜質,包括貿協董事長黃志芳、政委兼新南向工作小組召集人鄧振中、台亞基金會董事長蕭新煌、國安會諮詢委員傅棟成,以及三大投資公司其二的主管──農委會副主委陳吉仲、經濟部次長龔明鑫等人,整個新南向政策仍是小英糾合自身所有資源撂下的超私人手筆。

儘管看似有主外主內大將擔綱,兩年多來政策亦不斷加碼調整,但新南向仍有眾多不確定因素,且往往根源於東南亞國家政情風格,龐大合作案急轉直下的風險巨大。

馭多頭馬車,小英統籌力道加大?

例如黃志芳大力促成中油赴印度,拍板在印度總理莫迪大本營的蒙德拉一七○○億元石化聚落投資案,卻因地方財閥在政治關係上「罩不住」,原有的印方投資與減稅等出現變數,中油近來改為選擇與印度國營石油公司合作。

而國泰金到馬來西亞設子行也是金融新南向重點項目,卻因雙方法規因素無法契合,最終宣布破局,也是遺憾的指標性失利。

蔡政府新南向近期更明顯地疊床架屋,究竟原因為何?一名官員分析有兩種原因,第一是其實這代表蔡英文的統籌力度在加大,「多頭馬車的情況她有看到,如台亞基金會等平台,其實是要求各單位把手上資源、聯繫管道、人脈都交出來共享。」

另一方面也代表新南向的確進入找錢、落實的收成階段,「三大投資公司就是要錢,沒有案子何來需要錢?」尤其在中美紛爭下,台商轉移第三地的需求的確變大,「要蓋廠、要電廠(基礎建設)、還要市場,這些也到了該用國家隊來出馬的時候了。」

貿易體系官員認為,以實務面來說,疊床架屋有「政府說不出口的必要性」,主要就是新南向國家政局往往瞬息丕變,又容易遭中國打壓,須分散風險。「白手套是愈多愈好,一條關係受傷了,還有另一邊維繫另一條,或者換組人馬接頭。」

小英新南向政策在此時間點又大幅擴張體制,正說明這是她針對中國最後的背水一戰,所有「馬」都是小英自己人,凸顯她在美國製造的亞洲政治張力下正在尋隙擴張,企圖盡速獲得美國以外的盟友資源。

喜歡這篇文章嗎?

張家豪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