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台北市議員徐巧芯立委黨內初選「撕芯裂費」事件,顯示長久以來,國民黨無法完成世代交替的根本性問題,但仍部分政治人物無法聚焦問題本源,發出保守主義式言論帶風向,把結構性的問題移轉到徐巧芯個人性的「不講武德顧人怨」、「年輕人自私與幼稚」、「衝過頭害了國民黨新生代」、「一哭二鬧三上吊」,甚至連「徐巧芯周玉蔻化」的負向標籤都來了。然而,國民黨的黨齡一百多年,長期奉行的論資排輩和「八大老」文化到2023年仍根深蒂固,守舊文化只會導致人才流失,無後繼之秀可接棒,也盡顯黨內青黃不接的人才斷層隱憂,根本看不見國民黨世代交替的耳目一新。而徐巧芯在立委初選中敢戰敢言敢突圍,多次提出國民黨結構性沉痾,包含初期的忽視打下選戰功勞新世代,任意沒收立委初選的問題現象,後期「3成黨員投票、7成民調進行」不公平初選制度,以及點出國民黨青年的發展困境,尤其是「爸媽不是特別的人」要在向上爬比較困難,說出同黨其他人不敢說的話,直指國民黨發展的核心問題,長期被老人權貴政治體制所控制。而發出貶低徐巧芯個人言論,正是國民黨長期「解決不了問題,就解決提出問題的人」惡劣文化的最佳照妖鏡!
一、徐的主體能動性正突破國民黨老人權貴政治的結構性壓迫
在社會學中,對於人的行為到底是取決於結構還是主體能動性一直是持續辯論的主題。結構指的是一種一再重複的安排,而這種安排可以影響或限制─人能夠取得的選擇或是機會,而主體能動性(Agency),
係指個人能夠獨立行動,做出他們自由的選擇的能力,徐巧芯曾表示知道制度問題不公平而退了,我一樣打死不退,我要讓所有平凡家庭出身的年輕人都知道,在中國國民黨裡面仍然有敢於挑戰權威、論資排輩迂腐制度的人,這便是Giddens在1984年所出版《The constitution of society》,認為社會學鮮少提到的動機,然而動機卻是引起行動的一個重點。動機是激發行動的欲想,因此,它們並不像反思省察或合理化那般,「亦步亦趨」跟隨在行動的持續歷程,社會學者往往將結構當作限制,係因為結構是外在的與客觀的,而且似乎是主體無力改變的。
然而,Giddens卻認為結構相對於個別的行動主體,固然有其客觀性,但是結構究竟能對主體造成多少限制,則視行動的脈絡及行動的本質而定。Giddens 指出結構就像一個房間,房間雖然限制了主體的行動,但是在房間內,主體仍有許多行動的空間,而筆者認為主體能動性所關切重點,在於個體如何能突破結構性壓迫的限制,開展(抗拒權力)的行動,徐巧芯的敢言敢戰敢突圍,正在發揮其主體能動性,去對抗國民黨老人權貴政治的結構性壓迫,說到底,徐巧芯才是真正在幫助國民黨健康發展的黨員!
二、國民黨中生代領袖蔣萬安不可再袖手旁觀
最後,Giddens曾提到人類在瞭解他們自己是唯一可以創造自己歷史的生物的情況下,依然會努力不輟,徐巧芯的主體能動性已超越國民黨男性老中青懦弱不作為,特別是中生代新領袖蔣萬安,為國民黨世代交替議題,徐巧芯已站出來也堅持戰到底,蔣萬安還要隔岸觀火袖手旁觀嗎?還要擔心黨部聽了真話不開心嗎?還要讓國民黨繼續耽溺老人權貴政治導致狂輸選戰嗎?還弄不清楚台灣人民才是民代真正的老闆,而不是守舊迂腐的國民黨黨意!
*作者為政治工作者、教育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