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時報中文網》本月21日刊出由該報通訊記者David Pierson撰寫,題為「習近平如何『雙管齊下』應對美國」的評論文章。作者描述中共領導人習近平最近幾週熱情款待來訪的世界各國元首,卻刻意冷落美國,拒絕拜登政府重啟高層會談、緩和台灣緊張局勢的嘗試。作者在文中引述一些分析人士的話說,「這種雙管齊下的做法有力地證明,習近平已完全接受了中美接觸並無成效的觀點,至少目前如此。這已讓人們更加擔心這兩個大國正朝著可能發生碰撞的方向移動,並可能會導致危險的事件,甚至圍繞台灣和其他地緣政治熱點問題發生戰爭。」
回顧過去台美中三邊關係的發展,中美和兩岸同時出現這種「有讀不回」的情況實屬罕見。上海復旦大學國際關係學院院長吳心伯認為:「中國認為美國既沒有誠意也沒有能力改善關係。」
吳心伯在某種程度代表大陸美國研究學界,對當前中美關係的主流看法。實際上,當拜登把中美關係定位為一場「民主與專制之爭」後,中美關係就觸及兩國之間最深層的結構性矛盾。這使美國為遏制中國崛起所進行的權力競賽,得到了「合理化」的來源;也讓中共覺得,「丟掉幻想,準備鬥爭」,是眼前對美工作的唯一選擇,中美「鬥而不破」面臨考驗。
為了達到圍堵中共的目的,美國不僅在印太戰略體系下,強化「澳英美三方安全伙伴」(AUKUS)和美日印澳「四方安全對話」(Quad)等地區安全體系的功能;並且透過北約「亞太化」,把美國在歐亞兩地的盟友結合起來。而目前最引起外界關注的是,拜登政府對中共實施的科技「精準脫鈎」戰略。
涉及對中科技圍堵,拜登政府任內成立了許多專責機構,如國務院的「網路安全與數位政策局」、國防部的「中國特別工作組」等;國會亦透過立法方式,支持政府提出的科技管制政策,如通過《2022晶片與科學法案》。美國國家安全顧問蘇利文(Jake Sullivan)即透露,美國對中科技圍堵戰略包括:投資科技生態環境,培養高階科學、科技、工程、數學(STEM)人才,保護科技優勢和整合聯盟夥伴等。
台灣的戰略安全地位以及身為「晶片四方聯盟」(Chip 4)的一員,對美國的軍事和科技圍堵中共具有重要的價值。因此,根據廈門大學教授孫雲和薛振威的說法,拜登政府的台海政策已從下列四個層面進行「去模糊化」:
一是認知「去模糊化」,即掏空一個中國原則;二是安全「去模糊化」,即增強對華軍事威懾;三是態度「去模糊化」,即美國兩黨「對華強硬」已成「共識」;四是輿論「去模糊化」,即煽動台灣問題「國際化」。
拜登政府上述的政策,使「拜習會」在去年印尼G20峰會中建立的「持續對話」和「管控分歧」兩項共識形同具文,中美有識之士對此皆感到憂心。北京大學國際戰略研究院創始院長王緝思和美國智庫「戰略暨國際研究中心」(CSIS)中國商業與經濟理事會主席甘思德(Scott Kennedy), 本月6日聯名在《外交事務》(Foreign Affairs)季刊發表文章指出:「缺乏對話、訪問和交流正在增加衝突風險。」
拜登主政下,美中關係愈趨緊張。圖為2015年9月,中國國家習近平出訪美國華府,白宮以軍禮迎接。(資料照,AP)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今日精選
- 高中生「初吻、性經驗」比例雙降!日本年輕世代「自我滿足」成新常態
- 不滿CEO「只幫自己加薪」30%!《紐時》IT部門硬起來,600人「在大選前一天罷工」
- 美國大選》選後暴力風險飆升!芝大學者揭露:1/5美國人支持「暴力推翻選舉結果」
- 【新新聞】辦公室被闖遭嗆、自嘲臨時演員 遭賴清德拔掉的國營董座各種狼狽
- 美國大選》川普與賀錦麗都有機會贏!BBC也看不出誰會當選,幫兩人都列出「獲勝五大理由」
- 美國大選》「疫情改變了美國人的投票習慣!」投票所連日大排長龍,已有8271萬人提前投票
- 川普拿到第一張總統選票!新罕布夏小鎮率先投開票,川賀在第一個票箱以3比3戰成平手
- 美國大選投票日,就是今天!七大搖擺州橫跨全美多個時區,開票費時結果難料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
本週
1
人贊助,累計贊助金額$
1,000
網紅流量換股票變現 台灣第一檔香水股「光速火箭」投資人大有來頭
台灣第一家IPO香水品牌「光速火箭」(股票代號7782),10月23日以每股51元登錄興櫃,這家邀請藝人葉舒華、瘦子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