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沙野「戰狼式發言」為何漠視國際法?上海政治學者:為「新冷戰」與「中華治世」暖場

2023-04-29 19:00

? 人氣

這個轉變,來自北京高層對三個歷史階段的認知。第一,也是最近的,表明北京政權從2004年烏克蘭的橘色革命和2011年的茉莉花革命的兩次震盪後開始的「以俄為師」、加強威權主義的轉型已告結束,他們正在以個人威權的所謂新舉國體制,不僅可能避免兩次顏色革命的發生,而且努力避免1991年蘇聯解體的悲劇在中國的重演。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第二,則是烏克蘭戰事的臨近結束,正在製造一個類似韓戰結束的歷史圖景:在那之後,中國選擇了「一邊倒」的親蘇戰略,對抗美、日、韓、台等在西太平洋的「新月形」包圍圈,也即亞洲冷戰。而俄羅斯在烏克蘭的失敗,以及中國「無上限」的全力「策應」,著眼於維持戰後俄羅斯政權的穩定,意味著歷史性地逆轉了中國和俄羅斯的關係,即:中國將作為史達林主義的蘇聯式帝國的真正繼承者和捍衛者,為俄羅斯提供庇護。

這是中國民族主義復興以來一直熱衷的所謂天下主義的外交路線。在這一天下主義的人類命運共同體體系裡,聯合國秩序和國家主權形同過時、陳舊、不合時宜的歷史,中國所期望的是朝貢體制一般的宗主國與受庇護國之間的中華帝國關係。這才是盧沙野公然道出北京無視前蘇聯加盟共和國獨立主權的深層意識的關鍵,也是中國可能自視史達林的正統繼承者,充當俄羅斯保護人、從而在東方專制主義傳統的歐亞大陸實現凌駕於俄羅斯之上的歷史性復興。

第三,這種超越俄羅斯、又與俄羅斯緊密結盟的特殊關係,在北京看來,只不過是效仿英美同盟的特殊關係而已。他們從過去兩百年英美特殊關係的歷史經驗中學習到:如果說英美特殊關係的歷史實質在於英國的衰落和美國的崛起,那麼在烏克蘭戰爭之後注定的俄羅斯衰落和中國崛起就開創了中俄特殊關係以及未來中俄同盟的歷史窗口。中國將以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和第二軍事強國的身份在俄羅斯面前扮演「老大哥」的角色,並且以此為前提為俄羅斯提供全面援助。

而且,這還不是最重要的歷史意義。在北京看來,如果英美特殊關係的形成還意味著英國治下的和平(Pax Britannica)被美國治下的和平(Pax Americana)取代並且得到承認成為新普世秩序的基礎,那麼當中國所主張的台灣海峽的中國治下的和平(Pax Sinica)與二戰後美國主導的國際秩序的競爭就是中國民族復興道路上不可避免的,而這一競爭自然需要俄羅斯及其在亞歐大陸的史達林主義遺產作為緩衝區。

換言之,北京正在通過構建中俄同盟應對烏克蘭戰爭結束後的世界地緣政治變局。在這個意義上,盧沙野的講話與其說是挑戰國際秩序,不如說是為烏克蘭戰爭後新冷戰到來的預備宣言,也是北京戰略的重要一環,為中國領導人登上世界政治舞台的中心做了一次精心的暖場。

作者:江楓

上海政治學者。 由於中國國內的政治環境,作者使用的是筆名。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