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手:鈕先銘與二廳‧警總‧大陸工作處》這本書,緣自胡璉故居紀念館暨研究中心於民國一一一年十月七日舉辦的「南日島戰役七十週年研討會」,由於該館館長桂天的推薦,我跟鈕則堅先生一起合作了論文〈從西方公司的成立一探情治單位的奪權鬥爭〉,並由他宣讀,侃侃而談當年他父親鈕先銘將軍,以及蔣經國、王新衡、鄭介民、毛人鳳、葉翔之等情治大員間的鬥爭內幕,在在讓與會者彷彿嗅到血腥般,無不亢奮。
我訝於他的如數家珍,因為那些人事時地物是他從小聽,甚至看到大的長輩和故事,當即跟他邀書。他說內容可能不如想像中那樣,因為他父親是從事參二情報的,刺殺、刺探、刺激的行動並非其業務。抗戰期間,因為負責對日情報,主要的工作就是對著每天進來的成千上萬則訊息研究、判斷,煉出情報,抗戰勝利後從而負責受降、接收,以及日俘僑的遣送,只是因為工作的關係,所以跟國防部保密局等時相往來。
稿子很快就寫好了。只是,讀者都知道,歷史編輯很貓的,例如他寫到民國三十四年八月二十一日同盟國中國戰區中國陸軍總司令部總司令何應欽發出《中字第一號備忘錄》給日本的支那派遣軍總司令官岡村寧次,我們就會上窮碧落下黃泉地將全文找出、附上,畢竟人會走心,同樣的文字,不同的人就有不同的取捨和解讀。
最重要的是,再確認一次原文是不是這樣寫的。例如,他在書中寫道:
民國三十二年十一月二十二日至二十六日,美國總統羅斯福、中國國民政府主席蔣中正、英國首相邱吉爾在埃及王國首都開羅會議,商討反攻日本的戰略及戰後國際局勢的安排,制定盟軍合作反攻緬甸的戰略及援華方案。
我代表團成員除蔣中正和夫人宋美齡之外,包括王寵惠、商震、林蔚、王世杰、董顯光、杜建時、鈕先銘、楊宣誠、朱世明、俞濟時、俞國華、黃仁霖、李惟果、周至柔、陳希曾、王賡、鄭介民、許念曾等。
說他父親當年曾參加開羅會議。因為鈕則堅先生年輕時,《中國時報》前記者劉永寧每每這麼告訴他,而且,民國一○一年刊登在《世界新聞網》頁上的文章〈釣魚台和我〉也說:「由於這(開羅會議)是分紅利,和國家未來利益大有關連,其鬥爭伎倆比在戰場上還驚險,所以英、美精英傾巢而出,英國代表團有名單的一六五人,美國少點,一四九人,其中不缺中國問題專家、對日、對蘇、對英等情報專家,對方想要什麼?底線如何?如果沒把握,還要在各國代表團內埋伏細胞,互相印證、推敲,那是在沒有電腦時代,最龐大的智庫。而國府代表團呢?除安全護衛及官邸侍從外,共二十人,計蔣介石、宋美齡、王寵惠、商震、林蔚、王世杰、董顯光、杜建時、鈕先銘、楊宣誠(此人在會議中建功)、朱世明、俞濟時、俞國華、黃仁霖、李惟果、周至柔、陳希曾、王賡,及兩位美國人:史迪威、陳納德,另外不交外交認證書的鄭介民(主管安全)以及駐埃及全權公使許念曾,外交部常次胡世鐸(見張其昀一九五二開羅會議實記一書)。」所以他深信不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