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反間諜法和其他強化國家安全的行動,正在損害中國在外交和商業上與西方重新接觸的努力。有專家認為,「儘管中國口口聲聲要對外開放,但它已經逐漸關閉了。」
分析人士認為,中國日益關注國家安全並加劇與美國的競爭,有可能將其在三年疫情封鎖措施結束之後重新與世界接觸的努力轉變為新時代的從西方孤立。
取消從2020年開始實際上關閉邊境的疫情控制措施以來,北京最近幾個月採取了一系列自相矛盾的外交和商業動作,這讓許多觀察家對其動機感到疑惑。其中包括:在與侵略者俄羅斯舉行會談的同時宣稱促進烏克蘭的和平,向西方領導人鋪開紅地毯同時又升級對民主台灣的軍事威脅,以及在採取被視為扼殺中國商業環境的措施的同時拉攏外國企業領導人。
分析人士說,看起來晴雨不定的信息可能是習近平主席再次強化國家安全的結果。與競爭對手超級大國美國的關係跌至低谷,更與國家安全的強化互為因果。
新加坡國立大學李光耀公共政策學院副教授吳木鑾(Alfred Wu)說:「中國的嚴酷現實……是安全現在壓倒一切,從經濟到外交無所不包。」
吳木鑾說,對安全的壓倒性考慮正在損害中國的一些外交關係及其振興這個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計劃,即使它試圖在包括烏克蘭危機在內的關鍵地緣政治問題上鞏固其權威。
他說:「儘管中國口口聲聲要對外開放,但它已經逐漸關閉了。」
從國內問題到外國威脅
習近平在去年10月打破多年來的慣例繼續第三個任期後的一次講話中特別提到了國家安全,將之作為一個廣泛的概念,涵蓋了從政治和經濟到技術和領土爭端等各種問題。
隨後他在今年3月的全國人大會議上發表的講話更加尖銳,稱中國的安全正受到美國試圖遏制其崛起的挑戰。
自2012年上任以來,國家安全一直是習近平最關心的問題之一。他的前兩個任期更多地關注國內問題,如持不同政見者、維權人士和新疆地區的穆斯林族群。
在去年 10 月的演講中,他強調了「外部安全」和「國際安全」。分析人士稱,這標誌著其新的重點是應對來自華盛頓的外國威脅。
當被問及對這篇報導提出的一系列問題的回應時,中國外交部表示「不了解情況」。
中國外交部官員多次宣稱中國是負責任的大國,支持多邊主義和全球化,並指責其他國家炒作「中國威脅論」。
外交穿梭的成與敗
分析人士表示,中國對安全的著魔影響到最近的幾項外交行動。
例如,由於拒絕譴責其親密盟友和最大石油供應國俄羅斯,中國推動烏克蘭和平計劃的努力遭到質疑。
習近平上個月與烏克蘭總統哲連斯基舉行了自一年多前戰爭爆發以來的首次通話—目的是為了強調北京不偏袒任何一方—在中國駐法國大使質疑烏克蘭主權後,被一些分析人士稱為「有害的控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