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能想像少年時期在中餐館打工的經驗,竟然開啟了日後通往白宮之路?美國財政部負責國際市場的前助理部長蘇騏(Mitchell A. Silk)日前訪台,他曾為世界銀行行長資深顧問,在美國前總統川普時代,曾擔任財政部對中國第一階段貿易協議資深談判代表。早在1970年代,蘇騏曾來到台灣學中文,說得一口流利的中文,後來成為華爾街知名律師,台灣許多商業銀行都是他的客戶。
蘇騏取得馬里蘭大學法律博士,喬治城大學外交關係學士,為美國政府高級官員中首位正統猶太教徒(Hasidic Jew),他遵守嚴謹的教規,有一個崇高目標,希望為社區、國家與世界帶來善的力量。他不僅會說中文,也會說廣東話,在大中華地區有深厚人脈。
蘇騏的祖父在1920年代從東歐移民到美國,為正統猶太教哈西迪教派的後裔,蘇騏住在紐約,有8個孩子5個孫子,過去30年來致力於將正統猶太教精神融入日常生活與工作中。
從平凡猶太家庭走進白宮 蘇騏展現不凡人生
蘇騏曾多次訪台,日前在薛智偉台灣猶太社區中心(JCC)以「為平凡事物注入活力」為題,分享自己從一個平凡猶太家庭一路走進白宮的心路歷程。他戴著一頂黑色高帽,身穿黑色西裝,白襯衫,配戴領帶,這是正統猶太教徒的傳統穿著。
為了幫助家計,蘇騏從13歲開始,下午放學後到中餐廳打工,從洗盤子,到切洋蔥與馬鈴薯,每天工作到晚上11點,就這樣工作了6年,他成為前台的服務員,機靈的他因此學會了中文。當時他住在佛羅里達州,他還記得廚房裡非常熱。他常和廚師們聊天,以為自己說的就是中文,後來才知道這是廣東話,為了學習真正的中文,1979年,他來到了台灣,在台灣師範大學學了一年的中文。
為何當時會選擇到中餐廳打工呢?蘇騏笑說,「因為我得到一個工作機會,更重要的是,中餐館的客人給很多小費。」
香港住了13年 負責跨國大型能源與基建專案
蘇騏回到美國馬里蘭大學,選擇攻讀法律,因緣際會成為丘宏達的學生,由於他說流利的中文,他畢業後來到大中華區,在香港住了13年,負責許多大型的跨國能源、基礎建設重大案件。
川普上台後,美中貿易戰開打,需要熟悉中國市場的專業人士,而經常穿梭兩岸三地且會說中文的蘇騏因此被延攬至財政部擔任要職,成為財政部國際市場助理部長。
對於猶太教徒而言,每周五晚上到周六晚上是「安息日」,是休息的日子,不能工作,這一天主要與家人相處。對於正統猶太教徒而言,安息日要遵守傳統的規定,例如,不能工作,不開火,不用電力,不用手機,不發簡訊,不用電腦,也不能看電視。
蘇騏經歷30年的律師生涯,接著進入白宮擔任要職,如果碰到安息日,如何平衡工作、生活與信仰呢?蘇騏說,每周安息日,他一定與家人在一起,不能批公文,也不能使用電話或電腦,為了做到這一點,平時的工作必須更加專注,擬定優先次序,培養良好紀律,建立可以信任的團隊,因此,當你在休息的時候,整個團隊仍然持續保持前進。
蘇騏的人生充滿許多巧合,少年時期在中餐館打工的經驗,竟然開啟了日後在大中華地區發展的黃金生涯。在大中華地區長達15年的工作經驗,為他開啟了日後在川普時代進入白宮服務的機會,成為美國與中國協商貿易協議的資深談判代表。
這一切因緣究竟是純屬巧合,或上天的神來之手?對蘇騏而言,進入美國財政部工作,是人生中最棒的經驗,不過,他也坦承,在財政部服務的薪水只有先前在律師事務所擔任跨國律師的4%,儘管薪水很低,卻非常有價值。蘇騏的個性相當謹言慎行,從美國到亞洲,從平凡的猶太家庭走進白宮,每一步都走得踏實,絕非偶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