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年初,中國浮現出兩個引人注目的數據: 中國年度經濟成長放緩至3%,這樣低的增速40年來僅有兩次,此外,全國人口自1961年來首次下降。這兩個數字揭示出北京所面臨的嚴峻長期挑戰,但一個不太被注意的數據則凸顯了一個更戲劇性而迫切的問題:中國未能充分僱用其最年輕、受教育程度最高的一代人。
去年,中國16至24歲人群的失業率達到20%——這創下了歷史新高,是2018年的兩倍有餘。工作短缺對擁有高級學位畢業生的打擊尤其大,這些人對就業市場的期望最高,因為他們的家庭將三分之一的收入都投入到了子女教育中。根據一項已公布的調查,在去年秋季招聘季中,約45%的中國應屆高校畢業生沒有收到工作錄用通知。
本文為風傳媒與華爾街日報正式合作授權轉載。
風傳媒邀請你一起用閱讀串起愛,幫助身障樂兒實現想要的生活目標。2023/05/31 以前,訂閱《風傳媒X華爾街日報》VVIP公益專案,就幫你捐出1,000元給樂作創益協會。
問題並不在於中國沒有足夠的工作機會。相反,這是因為踏入就業市場的這群人,其接受的教育和具備的技能與空缺職位嚴重不匹配。
中國的製造業正經歷著嚴重的勞動力短缺: 中國製造企業中有八成報告說,他們有10%到30%的勞動力缺口,而根據教育部的預測,到2025年中國製造業的勞動力缺口將達3,000萬。
在高科技領域,類似的人才缺口有可能阻礙中國引領尖端技術和實現技術自主的抱負。半導體部門報告說,今年有20萬個空缺職位招不到人。人工智慧領域的空缺更是大得多,達到約500萬個。即使中國在STEM——即科學、技術、工程和數學——領域的畢業生比任何其他國家都多,幾乎是美國的兩倍,情況也是如此。
為什麼這些年輕人沒有填補空缺職位?他們是20世紀80年代以來出生的一代,被稱為「新生代」,代表著與過去的徹底不同。他們在相對繁榮的環境中長大,而且由於先前20年中國高等教育的規模擴大了10倍,他們成為了中國歷史上受教育程度最高的一代。新生代中四分之一的人獲得了學士學位,而1970年代出生的人中這一比例只有6%。
對於一個20年前在教育上遠遠落後的國家來說,教育規模擴張似乎是正確的戰略。但是,教育跑在了仍然以製造業為主的經濟前面。現在大量需要的不是高級學位,而是針對操作複雜設備或運行自動化系統等工作的技術和職業培訓。這就是為什麼95%的職業學校學生在畢業後就找到了工作,與那些受過最好教育的人命運截然相反。與此同時,高科技公司競相爭奪很少一部分具備合適技術才能的畢業生,同時又抱怨大多數求職者缺乏行業所需的特定技能或實踐經驗。可以更好提供就業基礎的實習並未融入教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