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八○後」這一代同性戀者的父母而言,他們經歷了中國社會的斷裂式劇變和發展,但許多父母的觀念仍然是陳舊的老一套,毛澤東時代的意識形態在他們身上打下了難以消除的烙印,他們與「八○後」子女的代溝頗深。他們之間存在比較典型的代際衝突,如父母傾向於將自己的孩子當作一種保險和投資,即所謂的「養兒防老」;而新一代的子女在代際傳承和贍養父母方面的觀念比較單薄。同時,有些家長好面子,總是盼望著子女出人頭地、光宗耀祖,自己臉上也跟著光彩,在親友面前頭抬得起來、嗓門亮得起來;而年輕一代的子女根本就拒絕這種「天然的」人格捆綁,他們大多缺乏這種傳統的家族觀念,而追求個性的自由與人格的獨立。這一代父母中的很多人甚至認為,子女是同性戀者是自己做父母的失敗。對此,一些同性戀者如此批評道:
中國的好多父母活了一輩子,自己的前半生沒有什麼特別值得炫耀的東西,認為孩子是自己生命的延續,就把自己一生的、所有的希望都寄託在孩子身上。他不能容忍孩子有任何問題,認為孩子的這種身分就構成了一個問題。其實,孩子是不是同志,跟他的父母本身沒有任何關係,父母只要過完他們自己的一生就可以了!我是老師,接觸過很多外國人,在我的學生當中,很多外國人退休以後來中國學習漢語,他們對中國一無所知,退休之後完全開闢了一種全新的人生。而在中國的父母中,是很少能發現這種情況的。他們老了之後,沒有什麼更多的寄託,就寄託在子孫身上。所有的希望就是含飴弄孫、迫不及待地希望家裡的孩子能成親,得到自己的孫子,讓自己的生命、生活得到延續。父母應該有更高的眼界,去開拓自己的人生,不管是六十歲也好、七十歲也罷,應該去過好自己的人生。(「阿華」,懇談會,二○一○/十/三十)
(父母們)現在是不是可以尋找一下自己的生活?和老姊妹打打麻將、跳跳舞、旅旅遊,不要把所有心思都放在已經長大的兒子上。尋找自己的幸福,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責任,如果所有爸爸媽媽,能夠把自己的幸福從寄託在孩子身上解脫出來的話,這本身也是一種解放。(李某,懇談會,二○一○/十/三十一)
中國人的「身分」不是被定義為「自我特性」,而是一種對群體歸屬感的渴望(Sun, 1991)。儒家文化中的自我是根據個體在群體中的角色被關係性地加以定義,由於生活在群體壓力之下,中國人的心理、倫理觀念都與西方不同。就家庭結構而言,不同於西方家庭的繼承模式,中國的家庭結構是一種反哺模式,它更多地承擔著社會功能;而在繼承模式下,西方社會中的家庭更多地履行著情感、性滿足的功能。在前者看來,婚姻是一種社會行為;而在後者看來,婚姻更多的是一種個體行為。一位母親也談到自己類似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