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看到中國稱霸全球或保有印太地區民主?學者:印度傳統中間路線承擔不了中國擴張

2023-05-26 20:30

? 人氣

美國總統拜登與印度總理莫迪在G20峰會期間會晤。(美聯社)

美國總統拜登與印度總理莫迪在G20峰會期間會晤。(美聯社)

美國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高級研究員泰利斯先前撰文直言,美國當前對印度的期待是「錯誤寄託」,因為從美國獲益的印度,並不認為要在任何危機中支持美國作為回報。不過波蘭華沙大學特聘客座教授孟迪斯認為,印度近年向俄羅斯的軍購減少,且與四方安全對話成員合作,有助戰略自主對抗擁核鄰國。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外交事務》(Foreign Affairs)5月1日刊登泰利斯(Ashley J. Tellis)文章,內容稱印度明顯比中國弱,且不會介入任何非直接威脅自身國家安全的事件,項是美國對抗中國,且印度與美國合作獲得具體利益,卻不認為要有回報,在任何危機中支持美國,就算是面對中國這個共同威脅。

泰利斯提到,由於美國和印度就安全夥伴的追求目標不同,因此美國的政策必須基於對印度戰略的現實評估,而非基於未來與中國發生衝突時,印度會成為戰友的幻想。《國家利益》(National Interest)5月25日刊出孟迪斯(Patrick Mendis)文章,指出這樣的論述是依據印度主張的「戰略自主」。

中印軍事對峙:中印同意撤軍,圖為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後)與印度總理莫迪(AP)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與印度總理莫迪(資料照,AP)

「中國空前的軍事及經濟能力,使新德里當局『戰略自主』面臨的挑戰增加」,孟迪斯寫道,「成熟的印度沒有維持過去狀態的戰略選擇,為了自身國家利益和文明遺產,必須與華府當局和諧合作」,並指印度外長蘇杰生(S. Jaishankar)曾說,印度在新興多極化國際治理中,面對無可避免地「歷史回歸」。

孟迪斯表示,中國同樣認為國際走向多極化,為此在印太地區制定漸進式「藍龍」策略,透過經濟和軍事計畫,在圍繞其周圍的主要水域擴張影響力,「從東海開始,北京當局已放眼延伸至南海和印度洋,以包圍印度」。他提到,中國鎖定斯里蘭卡和台灣,這2個具戰略地位的島國對美國外交政策也愈來愈重要。

中國「藍龍」戰略包圍印度

孟迪斯稱,為了達到民族復興目標,中國對斯里蘭卡與台灣分別實施軟硬策略,且在「藍龍」策略引導下,中國基本上不斷擴大包圍東海和台灣、南海與西沙群島的人工島嶼,以及印度洋,而位於印度南端的斯里蘭卡位於完美的戰略位置,歷史上對中國相當重要。

2022年8月16日,斯里蘭卡港口的工作人員高舉中國國旗歡迎中方測量船「遠望5號」抵達。(美聯社)
2022年8月16日,斯里蘭卡港口的工作人員高舉中國國旗歡迎中方測量船「遠望5號」抵達。(美聯社)

「對於國家利益全面存在的複雜性及變化,蘇杰生總結稱:『現在是我們與美國交涉、處理中國、加強和歐洲關係、對俄羅斯消除疑慮的時候』」,孟迪斯說,對印度而言,此舉仍符合佛教中間道路及尼赫魯(Jawaharlal Nehru)和平共處原則(Panchsheel)的「(印度)信仰與傳統明確表態」。

孟迪斯坦言,印度的外交政策從不結盟到戰略自主,使其無法完全和美國站在同陣線,這也是美國面臨的有趣難題。不過已有些許樂觀跡象,美國近年把印度視為可靠的貿易投資、科學與技術、安全及教育夥伴,且印度向俄羅斯軍購數量漸減,轉向澳洲和日本2個四方安全對話(Quad)成員軍購。

喜歡這篇文章嗎?

簡恒宇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