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患者處於無法舒適的臨終狀態時,考慮是否停止治療,讓患者面對死亡,但此類決定可能涉及到道德和宗教信仰方面的問題,需要人們對自己的信仰和價值觀進行深入的思考。屏除過去缺乏科學、理性的思考和迷信與避諱,應提供樂齡心理輔導、建立社區關懷機制,或透過學校課程、社區講座、醫院宣教等多個方式與途徑來提高不同社會文化背景之人,對死亡的認識和理解死亡期的身心過程、各種死亡方式的風險和特點…等,從而減少對死亡的恐懼和避諱並更好地處理死亡議題,提高生命質量,實現尊嚴死亡。如安寧療護就是在瀕臨死亡的患者中,在生命的最後階段提供關愛和尊嚴、身心綜合性的支持和靈性關懷,提高生命質量以減緩身心痛苦的全人照護。
不同階段的死亡教育相異,如對幼年的孩子,死亡可能是個很抽象的概念,但可透過老師和家長在幼兒園和小學時期,以繪本、遊戲和問答等方式,幫助了解死亡是不可避免的一部分。進入青春期時,強化關注生命的意義和目的,可提供更深入的知識和討論,例如宗教信仰、文化差異和個人價值觀等死亡的意義,並學會尊重和珍惜生命。經歷婚姻、事業和家庭的中年時期,可能較理解生命歷程,可學習如何規劃,如遺囑和安排喪禮等,以減少親人在悲痛中的負擔。面臨健康問題和生死課題之老年階段,尤其是不健康餘命之死亡教育,可助其學會如何享受生命的餘下時間;通過接受照護和支持,減輕自己和家人的負擔,並學習如何面對死亡。學者約翰·卡夫(John Kaniuka)便主張在學校和社區中開展死亡教育和悲傷支持計劃;約瑟夫·莫爾(Joseph E. Murray)亦認為應通過器官捐贈等方式,為他人的生命注入新的希望和活力。伊恩·史蒂文森(Ian Stevenson)則認為靈性能夠引導人們對生命和死亡的理解和體驗。
即使現代醫學技術使人類的壽命得以延長,但如提出了“生命旅程中的死亡”(Death in Life's Journey)概念的約翰·艾比(John Abele),亦認死亡是必然的結局。將生命的價值觀納入所有教育體系中,包括教導學生對生命的尊重和珍惜,講授醫學常識和應急處置知識,讓學生學會應對生命危機以及培養他們應對生命問題的能力,引導學生思考生命的真諦和意義。其次,開展有關死亡教育的活動,如辦理死亡主題展覽、舉辦死亡文化講座和終極關懷培訓班等。還可以設立死亡照顧和終末關懷專業人才培訓。史蒂芬·威柏(Stephen W. Wilbers)提出「死亡識能」的概念,並認為從小學開始進行死亡教育。但與死亡較近的樂齡學員,應是最積極的對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