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建偉科研成果斐然,在量子通信領域逐漸積累的名望讓他獲得了不少重要獎項,還得到了大量的科研資金支持。
該校物理學家赫爾曼(Norbert Herrmann)在接受德國之聲與CORRECTIV採訪時回憶說,潘建偉當初就已經是「絕對的明星」;海德堡大學的量子科技研究之所以能夠紮穩腳跟,「尤其要歸功於潘建偉」,這一切「當然也在國際層面上提升了我們學院的地位」。
在那個年代,中國作為最重要的貿易伙伴,在德國越來越受歡迎。不論是政界還是經濟界都非常樂見德中科技合作。
藕斷絲連
潘建偉2003年來到海德堡。他在幾乎不受干擾的環境下,花費5年多時間組建起了科研小組。在此期間,他時常飛回中國。潘建偉非常善於構建人脈網絡,他招納了總共9名年輕的中國量子科學家,讓他們在海德堡大學進修。這些中國年輕人同樣也獲得了歐洲方面的資助。
施密德邁爾回憶說,當初在海德堡,「整整五六年時間,我們共同研究一些很酷的基礎科學問題。合作取得了相當大的影響力。」
2008年,潘建偉返回了中國。他從不掩飾自己對祖國的熱愛。他不僅僅帶走了他的徒弟們,也帶走了他的實驗室以及研究項目。許多設備都跟隨潘建偉被運到了位於合肥的中科大校園。值得一提的是:當時,歐盟剛剛為潘建偉在海德堡大學的科研團隊劃撥了一筆140萬歐元的研發資金,為期5年。
隨著潘建偉的回國,中國不斷發布量子通訊技術的最新研究成果,這也是目前發展最快的量子科技應用領域。
2016年,潘建偉的研究團隊將「墨子號」量子通信衛星送上了太空。2017年秋天,一場北京與維也納之間的視訊聯線會議首次使用了這枚量子通信衛星設立的保密通訊通道。
可疑的軍方聯繫
海德堡大學的檔案顯示,即便潘建偉回國,也沒有讓該校與中科大之間的合作中止。中科大2009年任命潘建偉為講席教授,潘建偉依舊在向海德堡派遣青年學者進修。2011年,兩校還簽署了師生交流協議。
到了2016年,兩校更是計劃合作在中國建立一所聯合量子研究中心,負責人則是潘建偉和魏德繆勒。在次年簽署的合作協議的序言裡,還提到了中國人民解放軍國防科技大學。這是一所直接隸屬於中央軍委的高校,中央軍委主席則是習近平本人。
海德堡大學在一份書面回函中表示,中國國防科大在當初的計劃中「不扮演任何角色」;如果該計劃有後續跟進,國防科大的相關聯繫「肯定會被更仔細地審視」,在今天的大環境下,「海德堡大學不會再簽署這樣一份合作協議。」
不過,這一雄心勃勃的合作計劃迄今沒有成為現實,也許將來也不會。曾經人見人愛的合作伙伴中國,如今成了德國的「體制競爭對手」。中國正展現出越發自信的姿態。就在去年11月,一份洩密的德國外交部文件草案寫道:「中國的軍民融合政策正在讓我們的合作面臨限制,尤其是這些合作會加強中國對外投送軍力、對內壓迫的能力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