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人在印度旅行的歐洲議會前政治顧問、同時也是台灣東華大學客座講師的馮儒莎(Zsuzsa Anna Ferenczy)以電郵回覆美國之音採訪,也表達類似看法。她指出,在中國咄咄逼人的對比下,歐盟成員國反而視台灣為可靠的伙伴,提高了台灣在歐洲的話語權。吳釗燮6月14日訪問布魯塞爾也說,歐盟雖維持一中政策框架,但對台灣持開放態度。因此,馮儒莎呼籲,歐盟外交高層應和台灣定期交流,有助歐盟了解北京對台海和平的威脅,及如何維護歐洲的自身利益。
位於台灣台中的東海大學政治學系教授沈有忠則向美國之音表示,中國近期的外交重點工作是重建與歐洲國家的互信。他說,中國拉攏歐洲「與其說是進行分化,不如說是修補(關係)和說明」。中歐關係後續是否出現實質進展,還有待觀察。若雙方關係只停留在外交辭令的口惠,顯然對重建互信的效果有限。
台歐關係升溫多點分進合擊
相較之下,台灣與歐盟、歐洲各國和英國關係近年均有進展。分析人士說,除了國會外交頻繁,歐盟長期是台灣最大的外國投資來源,去年歐商對台投資金額累計550億美元。另外,「歐盟印太合作戰略」除強調印太地區穩定的重要性,也鼓勵與台灣開展合作。英國政府今年3月公佈最新政策報告,內容亦首次提及台灣,並明言「反對片面改變台海現狀」。
此外,台灣近年與捷克、斯洛伐克、立陶宛等中東歐國家關係更是快速升溫。台灣去年設立規模2億美元的中東歐投資基金及10億美元的中東歐融資基金,用來促進雙邊在雷射、醫療生物科技、電動車、金融科技、智慧城市、智慧製造及軟體開發等方面的科技合作。
中東歐國家中,捷克參議院議長維斯特奇爾在疫情期間不顧北京反對,於2020年9月訪台,是歐洲友台聲浪的首波高峰。
捷克籍中國專家傅賢毅表示,維斯特奇爾2020年訪台時未獲行政部門支持;捷克眾議院議長阿達莫娃今年訪台時,則已獲捷克跨黨派廣泛支持,還有總統府成員隨行背書。捷克總統帕維爾今年1月當選後還與台灣總統蔡英文通話,都彰顯出捷克作為最挺台歐洲國家的領導地位。
傅賢毅表示,捷克現任政府的外交政策推崇人權和民主,因此支持台灣對捷克國內的政治發展也頗具意義,因為這反映捷克前總統哈維爾的遺願。捷克雖試著尊重一中政策,但仍保有一定底線,保有發展的獨立性,例如,此次捷克總統與台灣外長出席同一場高峰會就是一例。
至於吳釗燮造訪布魯塞爾的行程,雖然歐盟和台灣外交部三緘其口、低調以對,但台灣東海大學的沈有忠分析,吳釗燮已兩度造訪過歐盟總部,這樣刻意的低調實或反映了吳釗燮打算會晤的官員和討論議題可能攸關雙邊關係的實質進展,時機未臻成熟時,若大張旗鼓宣傳恐反而見光死,因此謹慎操作,可保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