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歲的朱莉在北京一家企業做遊戲策劃,多年來的頻繁加班漸漸讓她吃不消。今年4月,在和退休的父母商量後,她決定辭職回家陪二老,同時也為下一段人生好好做下規劃。
她除了有更多時間陪伴父母,家裡其實也不需要她幫太多忙。不過她說,作為獨生子女, 以前從來不做家務的自己現在開始收拾房間。
朱莉說,日常生活開銷主要由父母承擔,媽媽還提出每月給她2000元的生活費,但她沒有收。
父母對她的要求似乎並不高,只希望她「能保持正常的生活狀態,不要睡太晚,不要過於放縱自己 」。
像朱莉這樣的「全職兒女」生活方式在中國年輕人中流行起來,引起網上熱議和學界的關注。他們大多是在職場初期受挫或職業進入瓶頸期,決定回到家裡與父母同住,通過陪伴父或承擔一些家務來獲得認可。
有人甚至與父母簽訂了一份簡易的勞務契約,上邊列出付出與報酬——做一份家務多少錢,陪伴父母一小時多少錢。
「全職兒女」的背後是中國高企的失業率。中國官方最新數據顯示,今年5月,16至24歲青年人的失業率升至20.8%,連續兩個月創2018年有統計以來新高。其中大學畢業生的情況更糟糕,據中國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卓賢估算,大學生失業率是青年整體失業率的1.4倍,是青年失業人口的主要群體。
新加坡國立大學李光耀公共政策學院助理教授陸曦說:「全職兒女是社會失業大潮下出現的不可避免的現象,背後體現的是整個社會經濟嚴重下滑、萎縮的現狀。」
職場焦慮
朱莉說,工作五、六年來,加班是家常便飯。辭職前的幾個月,公司更強制要求加班。她經常早上9點離家,晚上1點多才回來,「活得像個行屍走肉。」
「晚上不吃安眠藥睡不著,做夢都是在公司裡,夢的內容也跟工作有關。然後早上醒來馬上又去工作,感覺24小時都在工作。」
在中國,996的工作制(朝九晚九,每周六天)相當常見,尤其是在科技行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許多初創企業由於沒有核心競爭力只能追求速度和強度,因此要求員工加班加點,並且通常不會支付相應的報酬。
朱莉說,公司裡如果有同事離職,人力資源部門會很快收到幾百封簡歷,招聘新人從來不是問題,這也助長了企業的加班風氣。「加班了三個月之後,我發現團隊的同事差不多有一半我都不認識了。」
父母接受她回家做「全職女兒」,因為他們覺得,女兒這麼大年齡還找不到對象,很大原因是跟加班有關。於是對她的辭職表示理解,希望她能找一份時間相對自由的工作。
在重慶從事房地產相關的工作的陳都都,今年年初辭職,回到家鄉雲南的一個小縣城,也成為一名「全職女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