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坦號」潛艇日前載著5人前往觀賞知名沉船「鐵達尼號」時失聯,多國參與的搜救行動22日迎來殘酷結局,美國海岸防衛隊官員22日證實,「泰坦號」的5名乘員均在這場「災難性內爆」的事件中罹難,因為這艘潛艇的遺骸破片已在鐵達尼號所在的海床附近找到。
「泰坦號」為何沉沒?
《衛報》指出,目前搜救人員透過水下機器人在海床上發現五塊不同的碎片,據稱分別是「泰坦號」(Titan)的鼻錐部、著地支架、尾部後蓋及壓力艙的外殼碎片,五名乘員可能在潛艇內爆解體的一瞬間,便因海底的龐大壓力當場死亡。對於能否找到潛艇所有乘員的屍體,搜救人員則無法給出確定答案,海岸警衛隊的莫格少將也不願透露是否會嘗試打撈罹難者屍體。
對於「泰坦號」在海底解體的原因,可能還需要更多的打撈與調查。不過《彭博新聞》指出,這次一同命喪海底的「海洋之門探險」執行長拉許曾在CBS的訪談中強調「(強調)安全純粹是浪費」。他解釋說:「我的意思是,如果你只是想安全,就不要起床、不要上車、不要做任何事情—在某些時候,你總是要冒一些風險。」
《彭博新聞》稱,拉許的心態很可能是「泰坦號」解體的原因之一,因為過去5年包括許多海洋科學家與「海洋之門」的一位前僱員都曾提出警告:「泰坦號」的安全程序有問題。「海洋之門」的「鐵達尼號之旅」費用雖然高達每人25萬美元(約合新台幣777萬),但他們的深海潛航卻幾乎不受監管,《彭博新聞》認為參加的旅客恐怕也沒有充分意識到這些活動的致命風險。
雖然「泰坦號」的乘客簽署了免責聲明,但《彭博新聞》強調這艘深海潛艇卻是用羅技的藍芽無線遊戲手把進行操控、甚至連GPS系統都沒有安裝。曾擔任「海洋之門」顧問、後來卻因理念不同分道揚鑣的海洋冒險家麥卡勒姆(Rob McCallum)表示,拉許是一個像是魚雷般全速前進的人,「不過潛航的極限深度取決於精確度和控制,任何事都不該有僥倖心理」。
「泰坦號」是與NASA、波音合作開發?
「海洋之門」的YouTube宣傳強調「泰坦號」是跟華盛頓大學、NASA(美國航太總署)的馬歇爾太空飛行中心、以及波音公司的專家合作設計—不過此一說法已經全盤遭到否認—波音與華盛頓大學應用物理實驗室均已發表聲明釐清「我們不是泰坦號的合作夥伴,更沒有參與設計或建造」;NASA確實曾就「泰坦號」的材料和建造過程提供諮詢,但從未針對「泰坦號」參與建造或測試,馬歇爾中心的工程師只是參與過他們的會議。
針對「泰坦號」的失聯與解體事件,電影《鐵達尼號》的導演詹姆斯·柯麥隆(James Cameron)認為「這場悲劇本可避免」。柯麥隆對美國ABC新聞網表示,深海潛水是必須經過千鎚百鍊的一門藝術,許多業界人士光是在電腦的前期模擬演練就耗時3年,許多專家更屢屢向 「海洋之門」提出告誡,認為他們的潛艇仍屬實驗性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