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多元族群的馬來西亞,媒體生態也很豐富,雖有政府威權影響, 不少華文媒體從業者仍持新聞專業主義理想。 (圖/AP)
來自中國使館的「關切」
說到黃之鋒的系列報導,林維宏指出,黃是當時的新聞人物,很多集會、抗爭的領袖。報導他的動向,是基於新聞專業判斷。但讀者未必聽得進自己的解釋,「很多時候,你就把電話放在那裡,讓他抱怨。」
讀者投訴至少還好應付,但來自中國駐馬來西亞大使館的「關切」,就讓林維宏認為情況比較棘手。
台灣民主實驗室在 2022 年發布 《中國在全球各地影響力》 報告,針對全球 82 個國家進行調查,發現馬來西亞在各方面受中國影響,名列第 10。台灣民主實驗室研究員指出,中國會培訓與資助馬來西亞記者,促進親中資訊在當地傳播。美國非盈利研究機構「自由之家」(Freedom House)2022年的一份報告也指出,中國大使館會在 WhatsApp 等通訊軟件上,創立與當地記者直接溝通的群組,若有任何不滿便會在群組裡反映。
此外,媒體也會收到中國使館來電。作為一線記者的林維宏並沒有直接收過中國使館的電話,但曾參加過一場「飯局」。在「反送中」運動爆發期間,中國大使館請媒體記者吃飯,想要了解他們對運動的看法,林維宏原以為這會是個交流觀點的好機會,結果到場同行們一致表態支持建制派、譴責「暴徒」示威者。他坦言,「我也不好說什麼,就靜靜而已囉。」
這些壓力並沒有影響林維宏,他覺得記者的份內事,就是持續平衡各方說法,直到後來他收到中國使館對他個人的「關切」。一個在中國使館工作的個人朋友告訴他,盡量不要再碰香港「反送中」的新聞,因為使館官員通過朋友來提醒林維宏「謹慎點寫」。
林維宏強調使館官員並非以「官方身份」來提醒,但這個「關切」仍讓他感到壓力和矛盾。他一方面覺得不該妥協,但另一方面也覺得,國際新聞那麼多,並非一定報導香港不可。
三年之後回想起來,林維宏指出,自己確實有一段時間完全不做香港議題,「短期確實有受到影響,但長期是沒有,後來我覺得我為什麼要怕呢?」
林維宏的經歷也許是個案,但這背後更值得關注的問題是,一名馬來西亞記者,在報導中國官方嚴重的「敏感」話題時為何會受到壓力?而在讀者、報社高層、中國使館等的各方夾擊之下,新聞工作者的報導會有什麼樣的變化?
因為華裔是主要族群之一,馬來西亞華文報紙歷史悠久,影響深遠,到達讀者多達百萬人。 (圖/Reut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