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有人高喊要「吊打」同情難民的《哈利•波特》作者羅琳,這說明他們不理解羅琳等人的哲學和價值觀。
大規模逃難並非新鮮事,這種現象與人類歷史自始至終緊密相隨。柏拉圖在《對話錄》裡,曾描繪一個叫做亞特蘭蒂斯的古老城邦。該城邦於西元前一萬年被史前大洪水毀滅,逃出的難民散落世界各地,創造了許多文明。
按照聯合國難民署的統計,當今全球難民總數已達6560萬。如何對待這些因天災人禍而流離失所的人,體現了不同的文明程度。除了涉及道德和法律義務之外,對難民的態度還與諸多社會哲學有關,例如康得哲學、阿倫特的存在主義哲學……不同的態度還源自不同的意識形態,例如:民族主義、現實主義和世界主義。
在近年來的歐洲難民潮中,有人高喊要「吊打」《哈利•波特》的作者羅琳(J. K. Rowling),嘲罵羅琳一類願意救助難民的「傻白左」和「聖母婊」。他們以為自己特聰明,而羅琳等則是愚不可及。其實,這只是因為,羅琳一類有與他們不同的哲學思想和價值觀,對這個世界有不同的認知與願景。
在這個因自私、墮落而日趨晦暗的世界上,羅琳一類歐洲人的願景、理念和哲學,如鑽石一樣閃閃發光。
羅琳被「吊打」,她犯了什麼法?
那是2017年2月,川普剛上臺不久。英國小說家羅琳因同情難民,批評川普的禁穆令,遭到反移民極右人士的惡罵圍攻。一名法國人甚至在某請願網站發起簽名,要求羅琳開放自己的豪宅給穆斯林難民住。
消息一出,去該網站簽名的人數立即超2萬。在海外中文網上,也有華人鼓動人們前去簽名,並惡狠很地叫嚷:「吊打羅琳!」
當時,我以「瑞典茉莉」的名字在網上發表評論,指出:針對羅琳的請願犯下了違背法律常識的錯誤。我談到以下幾點:
一,《聯合國難民公約》是各國政府簽訂的,履行責任接收難民的也只能是各國政府。公民羅琳無權私自接收難民。
二,公民羅琳有權批評各締約國政府不承擔國際義務。
三,公民羅琳的私有住宅神聖不可侵犯。羅琳是否在自家接待難民,是她個人的自由選擇,他人無權過問。
四,羅琳的哈利•波特主題書籍影視的巨額收入,使她成為億萬富豪,她也因此成為英國的交稅大戶。這樣,公民羅琳就以她交納的巨大稅款支持了政府,承擔了接收難民的責任。
自此,我便注意羅琳的一些關於難民的言論,那是被極右人士和新納粹們切齒痛恨的。例如,羅琳主張開放歐洲的國界,接受來自中東的難民。
這種主張與羅琳本人的人生經歷有關。她是英國籍,但其母有法國血統,她本人曾在葡萄牙工作過,能講多種語言。因此,羅琳自稱是「歐洲大陸上的雜交產物」。這也許是她能夠天馬行空地展開想像,創造出哈利•波特這種神奇藝術形象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