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投書:郭台銘教育見解只有數字正確,但觀念全錯

2023-07-05 05:40

? 人氣

鴻海創辦人郭台銘。(資料照,顏麟宇攝)

鴻海創辦人郭台銘。(資料照,顏麟宇攝)

郭台銘近日發表了一篇關於教育的貼文,再加上先前能源的髮夾彎,論述品質跟以前差很多,可能是換了寫手,也可能是換了公關公司,實情如何,我們不得而知,但我相信這些文章絕不是出自郭本人的手筆。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雖然我們對郭已全無信心,單就政策面,還是可以逐點討論一下。

首先,郭說為了解決學歷通膨問題,大學要採用2+2的設計,也就是前兩年讀書,後兩年業界實作,讓「教用合一」。

但是,學歷通膨問題的根源在於廣設大學,550萬人的新加坡有四間大學,而2300萬人的台灣竟有超過160所大學,完全不成比例,大專密度直逼世界第一,這才是學歷貶值的原因,跟教學制度完全無關。

另外,除了電子業,其它各個產業的FTA,我們多都被排除在外,長期下來,造成台灣產業傾斜,想要高薪,多要往電子、金融等等行業走,其它薪水都被巿場限制住,這才是所學非所用的原因,把大三大四的學生調去實習,並不會改變現況。

2+2不會解決學歷通膨,也不會讓學用合一,不過徒勞無功而已。

再來,郭說要以補助的方式,縮短公私大學的落差,「給每個孩子公平的機會」。

111學年度大學入學分科測驗11日在各地考場舉行,圖為考生入場前看考場位置。(柯承惠攝)
2022年7月11日,111學年度大學入學分科測驗在各地考場舉行,圖為考生入場前看考場位置。(柯承惠攝)

但中華民國早有各式各樣的補貼,包括水、電、以及租金,都是每年幾百幾仟億的在撒錢,早些年還有所謂五年五百億的拔尖計畫,結果呢?年輕人仍然住不起房子,我們仍然缺水缺電,台灣各大學的國際排名也一降再降。

補貼並不會解決任何問題,若不從系統制度面下手,補貼只會造成競爭力下降跟國庫損失而已。

如果說要機會公平,重點也不在大學,而在大學之前,除了城鄉差距以外,入學方式太複雜,也是災害之一,升大學現在有推甄、申請、指考、還有繁星等方式,其中推甄、申請對家境優渥者有利,因為他們可以做出最漂亮的備審資料,而家境普通的,不要說特殊表現跟才藝,很可能連補習費都是問題。

指考其實是最公平的作法,但名額太少,很多科系比例都已降到三成以下,貧富差距與制度扭曲,造成階級流動日益困難,撒錢根本不能解決問題,如果政策走錯方向,我們永遠也不會有所謂的公平。

另外,郭說要「召開教育國是會議,廣徵學者、專家、家長與學生意見,作為台灣未來教育體系改革的參考」,這段話其實沒有內容,郭又建議「減輕大學教授非必要行政工作」,但他也只丟出問題,沒有給出解法,這些有說都等於沒說。

郭在兩個月內,對一座核四,給出三個互相衝突的說法,對我而言,他已沒有一句話可信,他作文能力是進步了,但正如我不會因為金小刀而支持侯友宜,我也不會支持一再違背承諾,說話顛三倒四的人,否則我右轉支持民進黨就好了。

我已不在意郭的政見,我現在只擔心他出來攪局,造成最糟糕的後果,對我們來說,郭已不是救贖,而是不可知的大型風險來源。

*作者為科技業工程師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