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場新冠肺炎疫情接近3年,很多事情改變了,有幾點跟大家分享:
首先,已經消失的店面不會再回來了,例如台北市西門町和公館周邊,以及台中逢甲夜市,閒置的店面數量驚人。經過疫情的催化,全民上網,線上購物和美食外送已經變成大眾生活的一部分,我們不再需要那麼多實體店面。
店面想要存活,必須很有特色,而且熟客基礎穩固;店面想要復活,唯一的解方就是房東大幅降租。
第二點,如果你已經離開編制工作超過一年,不管你是優離、優退或自願離職、被資遣,未來你要找一份全職工作的門檻提高很多。現在能夠成長的公司都是虛實整合,例如咖啡店,真正現場出杯的收入可能不到40%,60%的收入靠線上銷售咖啡豆和耗材、器材。
想要重返職場,你必須文武全才,線上線下兼備,有很高的未來性,業主才會點頭。
第三點,現在僱用剛畢業的年輕人,你必須注意他的社交能力和團隊精神。過去兩年多,很多學校停課或遠端授課,學生沒有社團活動,沒有團隊合作。面試社會新鮮人要很小心,不要找到阿宅,他們可能連接電話、與人對話的能力和意願都沒有。
第四點,我們戴口罩戴了兩年多,嬰幼兒看不到大人的嘴型,語言學習的難度提高。有些小朋友進了幼稚園,才發現語言遲緩的現象,新手爸媽特別辛苦。
語言這件事,發音是首要。字正腔圓是一輩子的事。
第五點,如果你現在有一份正職工作,請珍惜你的工作,愛惜你的公司,因為我們一起走過這兩年多的風風雨雨,一切都不容易。
這場疫情是所有經營者的懺悔錄,點滴在心頭。多少店面收掉了,多少公司倒閉、縮編或轉手,台灣蘋果日報就是最鮮明的案例,我曾經是台蘋的開國元老,這幾年看它犯下許多決策錯誤,深自警惕。
我們在疫情中承擔一切,設法忘掉三年前的自己,努力摸索疫情後的新商模,一步一腳印。
九月中旬,我請假一天,特別到雲林縣走走。我在虎尾鎮看到水稻收割之後的乾稻桿,一束一束的。稻田休耕期間,農夫在田裡種蒜頭,他們把稻桿當作覆蓋物,蓋在蒜頭的上方,遮陽並保濕。
我小時候在苗栗和彰化住過一段時間,長大之習慣在工作疲憊的時候,獨自開車到農村,靜看農田和農夫工作,非常療癒。順時敬天,一分耕耘,一分收穫,這是不會改變的定律和心情。
註:本文收錄在王學呈的新書《無常即是日常,賺錢也可以優雅》,商周出版,網路書店和各大書局均有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