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評:716公平正義上凱道,台灣民主有多痛苦?

2023-07-06 07:10

? 人氣

館長陳之漢、黃國昌出席「七月十六上凱道,公平正義救台灣」記者會。(陳思明攝)

館長陳之漢、黃國昌出席「七月十六上凱道,公平正義救台灣」記者會。(陳思明攝)

十天後,凱道將迎來大選前的第一場大型遊行活動,主辦者是前立委黃國昌和網紅館長陳立漢,訴求的是司法改革與居住正義,儘管遊行標的選舉無關,但三黨總統參選人都受到邀請,在野政黨參選人侯友宜和柯文哲都表明會親自出席,執政黨參選人賴清德則因與全代會撞期,出席與否仍保留彈性,毫無疑問,這仍是一場參選者很難忽視的「順勢」活動,值得扣問的是,這樣的社會動員能為台灣帶來多少改變?而改變是正向還是反向?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台灣民主眾聲喧嘩,不論哪一個政黨主政,遊行請願從來不缺,從好處看,是民意隨時都有表達的機會,從反面看,則不能不反思民意到底能對政策或政治文化產生多大衝擊?政黨發起的群眾抗議活動暫且略過不表,因為政黨不論競爭或鬥爭,都涉及政權爭奪,非政黨發起的遊行相對而言站在「真實部份民意」的制高點,朝野政黨都不能不嚴肅看待。

黃國昌和館長主辦的群眾運動,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一方面是他們的號召力夠強,以「716公平正義上凱道」為例,七十二分鐘就達到網路募資二百萬的目標,網友支持強度不言可喻;另一方面,自十一年前的反媒體壟斷迄今,不論國民黨執政或民進黨執政,永遠有他們號召動員的議題,事實上,也達到「改變」的目標,但改變的結果是好是壞?却見仁見智。

「反紅媒」迎來「準綠媒」

比方說,從國民黨執政時的反媒體壟斷到民進黨執政時的反紅媒,成功地對特定媒體施予高強度壓力,反紅媒隔年,中天電視台就被NCC強硬撤照,尷尬的是,近三年來,中天一路打行政官司,打到連十一、十二勝,讓NCC丟臉到公信力盡失,更尷尬的是,打掉了他們眼中的「紅媒」,迎來的却是政黨染指且資金流向有爭議的「準綠媒」,遑論媒體生態並未因此更健全,反而更扭曲。

20201020-館長陳之漢在臉書秀出反紅媒大遊行的照片。(取自飆捍臉書)
反紅媒曾經盛況空前,結果迎來的是政黨染指媒體,媒體生態並無因此改善。(取自飆捍臉書)

再比方說,黃國昌扮演要角的太陽花學運,九年過去,兩岸交流受到政治干擾,利未見而弊已現,力挺黃國昌的柯文哲甚至有意重啓服貿談判,因勢而勝選的蔡英文,既說過當選後不會改變前政府簽過的兩岸協議,却也說過當選後要公投廢ECFA,但是,她既沒有辦公投,更沒廢止ECFA,兩岸各種協議名仍存,却完全失去作用,最簡單的農漁產品輸陸,碰到對岸卡關,主管機關一籌莫展,只能靠地方政府率同農漁民自救;更別提當年倡議的「兩岸協議監督條例」,從此「封存」,無人再聞問。更深層的影響是,開放三十多年的兩岸交流還要不要繼續下去?如何繼續?

相對過去的遊行主題,這一回黃國昌和館長擇定的不是特定標的(如特定媒體或特定協議),而是相對廣泛的大題目:司法改革與居住正義,這兩道大題目是台灣民主三十年的關鍵課題之二,却從未獲得改善。

喜歡這篇文章嗎?

主筆室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