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宇觀點:海洋才是台灣未來的出口!

2018-09-01 07:00

? 人氣

面對強權台灣領導者唯有徹底拋棄陸權思維,並帶領國人認識海洋,關心海洋,擁抱海洋,才能找到真正的出口。(取自國家實驗研究院網站)

面對強權台灣領導者唯有徹底拋棄陸權思維,並帶領國人認識海洋,關心海洋,擁抱海洋,才能找到真正的出口。(取自國家實驗研究院網站)

台灣國際外交處境越來越艱難,可惜藍綠互噴口水多過實際行動,滿腦子選舉思維,無助台灣的永續生存發展。面對海洋時代來臨,重要沿海國家均將海洋經濟視為經濟命脈、鞏固海權、海洋權益和國防的重要手段,FAO也提出「藍色成長倡議(Blue Growth Initiative;BGI)」。筆者從事海洋相關研究多年深深體悟到,海洋才是台灣生存之道,而海洋經濟(藍色經濟)則是台灣未來發展的關鍵所在;問題是誰來帶領台灣人民勇敢航向藍海?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海洋經濟範圍廣泛包括:海洋漁業、海洋交通運輸、海洋船舶工程製造、海洋油氣、海洋電力、海洋生物醫學、海洋休閒旅遊、海洋服務業、海濱礦砂等,目前全球有60%以上的人口及都市位於沿海地區,使得海洋經濟在促進沿海國家經濟成長中,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例如英國95%的貿易物資依賴國際海運通道。

對沿海國家而言,發展海洋經濟、開發利用海洋資源是最重要的發展戰略之一。當前重要海洋國家其海洋經濟產值約占總GDP的7%—15%,且都是以國家戰略高度及自身條件來訂定他們的海洋發展策略;尤其美國每年用於海洋領域的預算高達500億美元以上,目前在海洋工程技術、海洋旅遊、郵輪經濟、海洋生物醫藥、海洋風力發電等新興、尖端的海洋經濟領域,居世界領先地位。

而中國大陸為成為海洋強國,這些年來亦積極推動海洋經濟發展,尤其在「海洋強國」戰略和「一帶一路」倡議中,海洋經濟被寄予重任。目前中國大陸90%以上的對外貿易,係通過海上運輸完成,海洋總產值占GDP近10%,2020年海洋生產總值預期能達到10兆人民幣;海洋供裝備及高技術船舶的開發,更被列為「中國製造2025」十大重點發展領域之一,全力衝刺。

台灣四面環海,海洋理應成為台灣未來經濟重要出路,更應該把握此一難得的機運,全力推動海洋經濟發展,為台灣悶經濟尋找另一個出口。遺憾的是多年來台灣藍綠無論誰執政,均缺乏對海洋應有的認知,多只停留在口號的階段,真正投注在有關海洋經濟發展方面的經費、建設及人力,遠遠不如其他重要海洋國家,始終跨不出海島國家的格局。蔡總統雖然在演講中數度提到海洋是臺灣最重要的出路、走出去是我們的海洋性格、海洋就寫在臺灣人的DNA裡等激勵話語,但是蔡政府現正全力推動總金額高達4200億的前瞻基礎建設計畫(包含「軌道建設」、「水環境建設」、「綠能建設」、「數位建設」、「城鄉建設」、「因應少子化友善育兒空間建設」及「食品安全建設」和「人才培育促進就業建設」等8項建設),有關海洋經濟相關計畫暨經費卻僅聊備一格(水環境計畫中改造興達港沿近海觀光園區),看不到海洋政策的總體規劃、具體實施方案以及雄心壯志;另一個重要施政項目「新南向政策」聚焦「跨境電商、觀光、公共工程」,同樣看不到海洋經貿方面的縝密布局,要如何因應中國大陸的全面封鎖?

海洋是「國家生存的重要命脈」。面對強權台灣領導者唯有徹底拋棄陸權思維,並帶領國人認識海洋,關心海洋,擁抱海洋,才能找到真正的出口,台灣亟需一部完善的「海洋基本法」來宣示發展海洋的決心。可嘆的是現在或未來想謀大位的各路英雄好漢,誰有引領海洋風潮的雄才大略呢?

*作者為農經博士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