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投書:支持者的評語—國民黨長久存在的誤判與迷思

2023-07-14 05:30

? 人氣

高雄市前市長韓國瑜(左起)、國民黨2024總統參選人侯友宜、國民黨主席朱立倫。(資料照,顏麟宇攝)

高雄市前市長韓國瑜(左起)、國民黨2024總統參選人侯友宜、國民黨主席朱立倫。(資料照,顏麟宇攝)

依據近期幾波總統大選的民調,恐怕是去年九合一選舉大勝的國民黨所始料未及的,大家應該很熟悉,因為同樣劇情4年前就曾上演過,為何國民黨始終無法延續地方選舉的氣勢,在握有一手好牌之際,選戰卻總是打得如此走鐘,筆者認為有一項關鍵原因,就是國民黨屢屢的「誤判」。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何謂「誤判」?回顧連續兩屆總統大選,國民黨推出的人選,均是贏得地方大選的人氣首長,挾帶高支持度與黨內認同,因此判斷其為「最強人選」,多數黨員也毫無懸念;如此邏輯,雖說是無可厚非,但「最強人選」是否就是「最適人選」?那就另當別論了,如果硬畫上等號,操作不當,「最強人選」的光環可能就此不復以往。

舉例而言,2018年席捲全台的「韓流」,不僅所向披靡,終結高雄市20年綠色執政的朝代,韓國瑜魅力更帶動國民黨當年的地方選舉士氣,國民黨因此嚐到久違的勝利;但時隔一年,正在累積能量的韓國瑜,執政經驗可說是羽翼未豐,此時卻接受黨內的「被動式徵召」,毅然決然投入2020年總統選戰,由於能量累積不足,因此不論在政見論述、辯論、政策主張,皆略顯空泛,無法獲得多數人認同,且被詬病為「落跑市長」,以上種種導致國民黨2020年總統、立委大選吞下慘敗,爾後韓國瑜也因此被罷免,自此沉寂。

時間軸拉回到今日,作為國民黨參選人的侯友宜,在新北市執政的成績固然亮眼,且執政期間的民調、施政分數、施政滿意度等表現也不在話下,但拉到總統大選的戰場,戰力就得另當別論了,尤其在近期政策主張及論述,總被評為缺乏總統格局與視野,甚至被黨內同志質疑「還沒準備好選總統」,更別說與韓國瑜一樣被冠上「落跑市長」了!令人好奇,曾是黨內最被寄託的明日之星,何以落得如此田地?

原因很簡單,因為百里侯與國家元首的高度不同,因此願景及政策主張的格局自當要有所不同,而格局的養成,是需要培養、累積的,這對於缺乏(或較少)中央歷練的韓國瑜及侯友宜來說,當然是吃虧的,此外,由於國民黨至今超過6年沒有在中央執政,以至於黨內具有國際性、全國性視野的政治人才較為缺乏,若此時推出現任(新任或甫連任)的地方首長來迎戰,將無法突顯優勢,這也就是為何國民黨在近二屆的候選人,總被批評政見空洞的原因。

說到頭來,這也是國民黨常見的誤判,總以為推出當下呼聲最高、人氣最旺的最強人選,才有機會奪回總統大位,但最終還是事與願違,原因是「最強人選」,當前不見得是「最適人選」,而國民黨為何會有如此迷思?可能是黨內文化使然,也可能是政黨支持者驅使,無論如何,這都要考驗黨中央的智慧,畢竟不只是政治版圖的爭奪戰,更是攸關黨內明日之星的政治前景,不要總是輸了選戰、折了大將,更讓黨內備受期待的人才,從此失去了光芒。

*作者為文字工作者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