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婉君觀點:Airbnb條款斷IP也阻斷台灣與世界共享經濟的連結

2018-09-02 06:40

? 人氣

面對共享經濟浪潮,各國都在全面開放與全面禁止間找出平衡。(圖取自Pixabay圖庫)

面對共享經濟浪潮,各國都在全面開放與全面禁止間找出平衡。(圖取自Pixabay圖庫)

前陣子新聞報導日本《住宅宿泊事業法》於2018年6月15日正式上路實施,導致日本Airbnb取消或下架近八成不符合法令規範的房源,甚至取消已下訂的訂單,由於時值暑假旺季,導致日本旅客哀鴻遍野。日本法的規範內容為何?對於日本Airbnb之後營運有何影響?未來是否仍能使用Airbnb在日本訂房?引發各界關心。報載交通部觀光局也正在研議修正「發展觀光條例」第55-1條,除對違法經營日租套房的經營者刊登廣告將提高罰鍰外,平台業者也將面臨裁罰、斷網、斷IP的重罰,引起熱議,各界正反意見不一,媒體甚至直接指明是Airbnb條款,究竟台灣對於Airbnb適用的法令規範為何?平台上所刊登的房源是否也像日本或其他國家一樣必須取得登記或證照?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知名旅遊住宿平台Airbnb主打使用者可輕易透過該平台找到全球各地的短期平價住宿,而屋主也可將自己的閒置公寓或房間提供旅客住宿並收取住宿費,創造「平時自住,閒時出租」的共享經濟模式,不少屋主也樂於透過共享方式結交世界各地的旅人,推廣當地的特色文化及風俗民情,而旅人也可透過承租短期公寓來體驗及融入在地生活,豐富旅遊經驗。此種發想自活化閒置資源並創造經濟收益的共享模式,在全球引發風潮,卻也引發各種負面聲浪,除了衝擊各地旅宿業者生意外,並涉及屋主、旅客與鄰居間的住房安全機制、付款機制、消防安全等風險,還有最重要的合法性、合規性問題,甚至遭人質疑並非自住房屋的「共享經濟」,不過是房屋短期租賃業者的重新包裝而已。面對這些反對聲浪,各國政府自然必須著手介入與管理。

日本新頒布的住宅宿泊事業法透過專法管制提供合法化途徑

由於前述爭議,過去日本政府面對Airbnb等短租平台議題採取保守且限制的態度,嚴格規定民宿必須向厚生勞働省申領牌照才可營運。然而,短租住房快速崛起,使得日本政府面臨大量違法招攬接單問題;另一方面,日本的外國旅客逐年增加,旅館數量不足,造成旺季一房難求,加上2020東京奧運將帶來龐大觀光住宿需求,日本政府於2016年間開始積極研擬專法,使該等短期租賃模式得透過管制而合法化經營。2018年6月15日日本《住宅宿泊事業法》正式上路實施,開放「原本作為住宅使用」的房間可以短期出租給他人居住,此種房間稱為「民泊」。

依據日本民泊新法,僅開放特定區域包括:東京都大田區、大阪府、大阪市、北九州市、新潟市等地區的民泊屋主得向地方主管機關申請登錄,一年內以180日為上限得將住宅作為民泊,提供不特定人住宿。但是同時設有許多限制,包括申請登錄時間、避難及注意事項、鄰居關係、民泊營業期間、房客登記名冊,以及若屋主未同住時需委託合格第三方業者管理等規範,同時規範Airbnb等平台業者有義務將未在期間內完成登錄的民泊下架。在民泊新法頒布之初,曾有人謂本法代表日本已全面開放短期租賃,此種說法並不正確,除未考慮到其實民泊法僅開放特定區域(而非全面開放)外,該法亦設有諸多限制,且由該法實際上路施行後,僅有為數不多的屋主符合新法規範得以完成註冊申請,其餘不符合規範的非法房源均在一夕之間遭到日本Airbnb下架。看來,《住宅宿泊事業法》似乎是限制多於開放。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