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投書:大學退場機制,不能只做一半

2023-07-19 06:00

? 人氣

少子化導致學生人數大幅減少,使不少私校退場。(圖/桃園市政府提供)

少子化導致學生人數大幅減少,使不少私校退場。(圖/桃園市政府提供)

當政府在發展高等教育時,我們都樂觀大學數量的增加,因為這表示國人的整體素質可能隨之提升,不過在過度競爭與少子化的衝擊下,以台灣的人口數量確實使得超過150的大專院校顯得突兀,於是政府也開始推動大學退場機制,這是可以理解的做法,只是到現在來看,政府對於大學的退場機制似乎只做了一半,如果後續沒有更縝密的作為,恐怕後遺症會層出不窮。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我們可以看到,據統計已退場的9所私校中,有5所學校土地使用不明,偌大校園形成廢墟、甚至荒草蔓生,校產常遭竊取,私校工會痛批教育部欠缺積極作為,而這其中還有董事會與教職員的薪資爭議,更有董事會挪用學校資產的問題,而這都只是冰山的一角,政府如果不制定相對的政策來因應,類似的問題勢必難以遏止。

尤其少子化已經是不可逆的趨勢,如今連頂大都發生申請分發入學缺額破百,而以111學年新生註冊率為例,在新北市的真理大學及聖約翰科大新生註冊率各僅有46.27%、35.31%,再以去年分發入學為例,缺額最多前2名是文化大學2378名及淡江大學1037名,今年大學申請入學,缺額最多前3名是文化、淡江及銘傳,均超過800人,私校可謂個個拉警報。

看到這樣的情況,再對照已退場私校的問題,教育部確實沒有樂觀的理由,畢竟如果沒有更好因應對策,到時候如果倒閉潮一起,對於社會的衝擊力道絕對超乎想像。

個人認為,讓大學優質化與專業化是必然要走的方向,尤其在科系的評鑑上應該更具專業度,否則部分學校為了招生可能無所不用其極,最後雖然可以獲得教育部的補助,卻可能犧牲掉學生的學習能力,這樣的學校恐怕就不適合繼續存在了,否則可能會排擠到真正用心辦學的學校。

而且要強化學校與社會的實務連結,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可以更安心,否則現在的教育補貼政策只會成為更多辦學成績不佳學校的護身符,對於提升整體教育素質勢必有弊大於利的。

教育是百年大計,政府更要有長遠的規劃與智慧來因應,尤其喊出退場機制已經許多年,如果讓民眾感受到的是毫無作為,那我們孩子的未來究竟在哪裡呢?

*作者為大學教師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