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朝停戰70週年: 他們真的是「反共義士」嗎?那些中國戰俘來台的故事

2023-07-25 16:00

? 人氣

美國駐韓大使館外紀念韓戰70週年的布條,上頭寫著「不要忘記」。(美聯社)

美國駐韓大使館外紀念韓戰70週年的布條,上頭寫著「不要忘記」。(美聯社)

1945年二戰結束後,朝鮮半島被美國和前蘇聯劃分為北韓和南韓。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1950年至1953年間,半島爆發韓戰。1953年7月27日,各方達成了停戰協議,在北緯38度線附近設立非軍事區(DMZ),將北韓(朝鮮)和南韓分隔開來。同年10月1日,美國與南韓簽訂的了共同防禦條約。然而,敵對的南北韓至今仍未簽署正式的和平協議,也就是說,70年後的今天,兩個國家是處於「停戰狀態」。

韓朝停火70週年前夕, 兩位定居台北的前中國戰俘接受了BBC中文的訪問,講述了當年的戰俘生活, 如何淪落為國際戰俘政治中的棋子,又是如何被塑造為當時國民黨當局反共宣傳「義士」,以及70年來人生足跡發生的種種改變。

從「中國人民志願軍」到「反共義士」

葉樹華1931年出生在山東廣饒。 20歲的時候,他被中共解放軍徵招到北韓參戰。 1950年冬天的一場戰役中被美韓聯軍俘虜,被關在巨濟島一戰俘營。1953年,葉先生來到台灣,成了蔣介石政權宣揚的「反共義士」。

不過,70年後,葉先生對自己的境遇仍然耿耿於懷。

他告訴記者說,為了將他們塑造成「反共義士」,很多戰俘身上被潛入戰俘營的國民黨特務強迫留下反共刺青, 致他們不敢選擇回大陸,怕回去會有麻煩,「而且也沒有面子」。後來不得已, 他跟著一眾來到了台灣,從一名年輕的共產黨解放軍人變成中華民國國軍。

中氣十足的葉先生向記者敘述說:「他們派特務滲透在內部鼓動,折磨我們,折磨你受不了,然後給你刺青。他為什麼給你刺字? 你是聰明人你想得到,就是不准你回去大陸,你回去沒有面子,不好意思,丟人!別回去了。」

「不刺青,你肯定就回去了。勞改也好,幹什麼也好,我都要回去。」

葉先生的陳述,與近年史學研究中其他一些「韓戰義士」的口述結果大致相符。

而當時台灣國民黨政府讚譽這1.4萬來台中國戰俘,稱他們自願來台成為「義士」。

當然,也並非所有「義士」都認為自己當年來台的選擇是「身不由己」。

出生東北安東(今丹東)的那鳳武先生說, 他對當年選擇來到台灣之舉沒有後悔之意。

97歲他身上還留有反共刺青。他大方地向讓記者展示這些紋案。那先生不願置評兩岸的現狀, 但他表示,在赴朝鮮半島參戰前,在中國大陸的從軍伙食很差。「半碗飯沒有菜,來台灣伙食充足吃得比較好,有牛肉,有飯能吃飽,那邊就不行,住的也不行、吃的也不好。」

香港科技大學副教授常成對BBC稱,三年韓戰慘烈的戰鬥中,其中後二年是雙方「邊打邊談」,而戰俘的問題是核心。他解釋說,戰爭打了一年後,陷入僵局,雙方死傷慘重,因此開始停戰談判。但停戰談判的核心爭議是美國提出,有關中國戰俘遣返問題,雙方有極大的分歧,開了575場會議,才達成停戰協議。「可以說,韓戰上半場是為領土而戰,下半場是為戰俘而戰。」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