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進入下半場,回顧上半年,電動車在台灣汽車市場的角色可說越來越吃重,數字顯示,前6月全台電動車累計掛牌12,880輛,占總市場比例約為6.6%,對比去年同期不到6千輛,電動車的銷售量已然翻倍成長,突顯電動車銷量與日俱增。究竟明日的電動車能帶給駕駛與乘客何種體驗?車商與儲能業者如何回應廣受消費者重視的充電議題?風傳媒特別專訪台灣森那美起亞總裁李昌益,聆聽他的看法。
後疫情時代,銷量全速成長
「2023年市場進入大量交車的階段,同業普遍都有成長,我們也不錯」,李昌益開宗明義的說,今年上半年,台灣終於擺脫疫情影響及晶片短缺等負面因素干擾後,汽車掛牌數較去年同期成長16%;李昌益估計,今年全台乘用車銷量約為40萬至42萬輛,其中電動車占約2.2萬輛,比重可望突破5%。相比之下,Kia增幅更加亮眼,從將近2千輛增加到5,066輛車,成長達158%之多,蟬聯非豪華進口電動車品牌銷售冠軍。李昌益分析,電動車銷售與日俱增,「消費者買車,考慮最多的就是產品、通路、形象」,而Kia在此三方面均有大力改善,是銷售取得顯著進展的主因。
以產品來說,Kia著眼充電方便性,為旗下電動車採取800伏特規格,提升晶片、電池到電力控制系統對更大電壓的耐受程度,減輕電線和電池系統的整體重量。這使得EV6車款充電時,電量從10%增加到80%,只須18分鐘,「充電到同樣程度,Kia車主可以提早20分鐘上路,不必多等待,這對於商務或旅遊用途來說吸引力很大。」李昌益說。
李昌益解釋,電動車不只是動力來源從燃油轉為電池而已,它更會徹底改變每一位駕駛人對汽車的體驗。李昌益提到,長期以來駕駛人靠主觀感受決定汽車功能的開關與否,是「由人力控制機器」的概念;在此情況下,車輛只能被動接受駕駛指令,即使駕駛人身心狀況欠佳,車輛也沒有能力偵測或者提供協助,許多交通事故往往因此發生。
但在電動車導入更多智慧系統與感應器之後,未來的駕車感受將大幅改變。「車子可以跟人互動,你沒注意到的地方,讓車子來幫你」。李昌益提到,目前部份國家已在特定路段開放Level 3(編按:自動駕駛輔助科技)功能車輛上路,駕駛人與車輛密集互動的經驗,將會越來越常見。李昌益舉Kia自家電動車款為例,少了引擎和傳動系統,將空間與重量用來承載更多感應器和電子系統,打造全新的乘坐體驗。
未來3年將推出11款電動車,讓消費者充分感受創新設計
李昌益特別提到,2021年底Kia推出EV6,讓台灣市場見到品牌對電動車的企圖心,未來3年內Kia更將推出11款全新設計電動車,要鎖定每種需求的消費者。以今年第四季將上市的EV9為例,可選配全新設計的虛擬後視系統,讓周遭安全沒有死角;具備遙控停車輔助功能,可以透過遙控器站在車外即可完成停車;此外,配置第二排旋轉座椅,讓後排乘客轉為對向,充分讓彼此互動,甚至是完全躺平,各種電動車獨具的創新與設計,可以讓使用者充分感受到便利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