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麥格塞塞獎」8月31日在馬尼拉菲律賓文化中心隆重登場,這座獎項紀念1957年空難喪生的菲律賓總統麥格塞塞,每年表彰對亞洲貢獻傑出的人或組織,被譽為「亞洲的諾貝爾獎」。過去台灣有11人獲獎,創辦慈濟的證嚴法師(1991)、雲門舞集創辦人林懷民(1999)都曾獲得這項殊榮,最近一次則是2012年,默默捐錢行善的台東菜販陳樹菊。雖然今年6名得主沒有任何一人來自台灣,但這些來自東南亞、南亞5國的得獎者,他們的大愛精神仍值得世人敬佩,以下是他們的故事:
柬埔寨:尤張(Youk Chhang)
1975年,柬埔寨落入「紅色高棉」(Khmer Rouge)共產政權統治,當時紅色高棉系統性屠殺超過1/4的柬埔寨人,尤張(Youk Chhang)的父親、5個兄弟姊妹與近60名親戚都慘遭屠殺,當年17歲的尤張穿越泰國邊境,才得以用難民身分前往美國庇護。1995年起,尤張應耶魯大學柬埔寨種族滅絕計畫(Yale University’s Cambodian Genocide Project)團隊之邀,擔任柬埔寨文獻中心(Documentation Center of Cambodia)執行主任。此後,尤張領導的團隊蒐集逾100萬份文件,製作數位地圖,定位2萬3000座亂葬崗,並挖掘遺骸交由法醫檢驗,希望保存柬埔寨屠殺的歷史真相。
現年57歲的尤張正計畫建立博物館、資料庫、圖書館,並創立反人類罪的研究計畫。尤張得獎後表示:「我這幾十年來不斷嘗試的這些努力總算沒有白費,受到認可了。」尤張也希望藉自己還原歷史的經驗鼓舞其他國家、機構,說道:「儘管柬埔寨還有漫漫長路要走,從歷史錯誤中學習很重要。」
東帝汶:克魯斯(Maria de Lourdes Martins Cruz)
東帝汶的克魯斯修女(Maria de Lourdes Martins Cruz),在當地暱稱「媽那盧」(Mana Lou)。克魯斯1989年創立「基督世俗兄弟姐妹學院」(ISMAIK),以醫療保健、教育、農業、畜牧協助貧民脫離貧窮。在醫療方面,克魯斯與美國醫師合作,成立免費看診的百羅阿塔診所(Bairo-Ata Clinic),每日平均收診300名病患,成為東帝汶最大的結核病治療中心。
克魯斯還在2001年東帝汶從印尼獨立後,勇敢促成印尼軍人與東帝汶民兵和談,還在父親的咖啡田裡設置庇護所,無論任何宗教、政治立場,都能在庇護所內平安度過。克魯斯說:「如果有路需要修,我們就去修,如果有人農事需要幫忙,我們就去幫忙。」她的大愛精神獲得麥格塞塞獎(Ramon Magsaysay Awards)委員會青睞,盛讚她勇於追求社會正義與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