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英國殖民地被期待要產生收益自給自足,然而將海峽殖民地建立為有望政體的多數支出,仍舊落在母國政府頭上。例如,一八六七年開始進入完全殖民地的五年轉換期中,英國殖民地部、戰爭部與財政部大量補貼殖民地的防衛費用。即便轉換期看似在七二年結束,海峽殖民地當局仍舊要求這些英國部會持續補貼軍事行動的支出(當年支出的九萬一千五百九十五英鎊中,殖民地支付了五萬一千一百九十五磅,倫敦支付四萬磅)。
此外,到了一八八一年,只有兩千八百零三名男性「歐洲人」(包含美國人)住在海峽殖民地,華人男性卻有十四萬三千六百零五人。歐洲人的數字還包括九百零六名英國士兵。英國軍隊部署因此占了整體歐美男性人口數的三分之一。到了此時,華人控制的鴉片貿易已經貢獻了大多數殖民地收益,而重軍部署也有助於英帝國力量的全球擴張。英國軍隊與文官的存在,無疑保護並管理了這個殖民地,讓大量華人可以在此賺錢或幫助其同胞賺錢。遠在北京的中國戶部與兵部衙門顯然並未採取任何行動來捍衛東南亞的海外商賈。相對地,是英國人在這片詭譎水域裡,滋養了華人貿易的成長。
進入十九世紀後,東南亞的海外華人將建立政府的任務留給他人。在暹羅,他們忠誠地融入王國的秩序。在他處,他們讓歐美人承擔建設殖民地政府的任務,自己則繼續掌握資源榨取食物、木材、橡膠、錫、金與其他商品的貿易。在缺乏管理跨境移動的國際機制之下,海外華人的網絡蓬勃發展。一種共同的南海港口文化就從華人旅外經驗中演化出來。倘若海外華人的剝削構成「殖民主義」,那也是一種由華人同鄉團體非正式打造的跨地域殖民,而非由民族國家征服者進行的政治軍事殖民。這個過程改變了東南亞與中國本身。
華人之所以能夠成功,是因為比起歐洲-美國人的做法,他們榨取海外經濟的做法成本較低也比較有效。歐美傳統的經濟擴張與權力投射,是高度中央集權,仰賴海軍、陸軍、領事館、情報服務與大批官僚。同時還受到「文明教化提升」的強制信條所鼓舞催動。就達成海外經濟宰制來說,這是個非常昂貴的過程。
十七世紀之後,華人以相對非正式的方式在東南亞追尋他們的利益。除了維持朝貢關係外,國家很少大力介入。取而代之的是,華人仰賴諸如商人主導的同鄉會、公司、幫會、商業網絡、廟宇及慈善組織等機構。這不只是便宜且有效的經濟擴張手段,過程也掌控在那些直接在地參與的人手裡。傳統華人經濟榨取的建制遠遠優於歐美。它們非正式、具有調適性、不昂貴,且就長遠來看更能長久維持。事實上,這些建制在東南亞延續至今,然而英、法、荷、西、美與日等國的殖民權威卻早已掃進被醜化的歷史垃圾桶。
*作者麥柯麗(Melissa Macauley),美國西北大學歷史系教授,本文選自作者著作《遙遠的海岸:中國海疆上的殖民擴張》(時報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