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〇〇〇年一月一日凌晨,全世界把目光轉向一個出人意料的地方:太平洋吉里巴斯群島中一座無人小島。國際換日線穿過這裡。換日的那一刻,吉里巴斯總統塞布羅羅.斯托(Teburoro Tito)點燃火炬,歡迎世人踏入新的千禧年。幾小時內,西太平洋各地紛紛換日,紐西蘭、美拉尼西亞島嶼和澳洲依序展開慶祝活動。奧特亞羅瓦的毛利社群以吟唱迎接夜晚的來到。幾小時外經區的雪梨港透過高桅帆船與煙火慶祝,東京人敲響古老的大鐘,香港的船隊則是一片歡聲雷動。這一刻屬於全世界。(註:吉里巴斯於二〇一九年九月宣布與台灣斷交,結束十六年的外交關係。)
正當太平洋各地民眾在亞洲大都會與小島城鎮、村落中歡慶千禧年到來,吉里巴斯卻在考慮何去何從。這個島群的正式名稱為吉里巴斯共和國,涵蓋吉伯特群島、埃利斯群島(Ellice Islands)、鳳凰群島(Phoenix Islands)與萊恩群島(Line Islands)。吉里巴斯多為低海拔的環礁,但環抱的海域則極為遼闊,面積與美國本土相仿。首府塔拉瓦(Tarawa)西有密克羅尼西亞的馬紹爾群島,南有美拉尼西亞的索羅門群島與萬那杜。共和國的範圍北近斐濟、東加、薩摩亞與庫克群島。萊恩群島居東,介於夏威夷與法屬玻里尼西亞之間。吉里巴斯群島同時坐落在赤道南北,跨越東西半球,得天獨厚,因而吸引了太平洋與世界各國的關注。
進入「太平洋世紀」與「太平洋路線」的時代,吉里巴斯官員提出一個相當要緊的問題,尤其是對澳洲與紐西蘭提問:哪個國家願意接納吉里巴斯公民為難民?氣候已經開始變化,隨之而來的全球暖化現象也是人盡皆知。全世界都在激辯,環境的變化究竟是真實還是想像,是自然還是人為。但有一件事情無庸置疑:低海拔島嶼將消失在洋面之下。
海平面上升,區域性乾旱加劇,鹽盤在島嶼各地形成,茂密的棕櫚樹林因汙染而死。二〇〇八年,吉里巴斯總統湯安諾(Anote Tong)在紐西蘭主持一場聯合國環境論壇,在會上清楚表達自己的看法。「做好有一天你再也沒有國家的準備,這真的非常痛苦,但我想我們不得不如此。」最早踏入千禧年的太平洋地方,恐怕也將是最早消失的地方之一。
補救不能只靠島國本身。聯合國支持的《京都議定書》(Kyoto Protocols)在二〇〇五年生效。協議中設定了減碳目標,並允許各國與其他國家進行碳排放額「總量管制與交易」(cap and trade),但美國等強權與成長中的亞太經濟體對責任有不同的看法,議題也因此懸而未決。二〇一〇年,中國超越日本,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第一大經濟體──美國──消耗全球能源的程度向來高得不成比例,同時也是空氣汙染製造者,但當時的保守派政府主張減碳規定將妨礙產業與經濟成長,因此拒絕簽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