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日本和南韓領導人星期五(8月18日)結束了他們在美國總統度假地大衛營舉行的三國峰會,加強了新建立的三邊合作夥伴關係,並誓言在地區危機期間做出三邊聯合回應,並聚焦來自中國和北韓的威脅。
峰會結束時,美國總統喬·拜登(Joe Biden)與南韓總統尹錫悅(Yoon Suk Yeol)和日本首相岸田文雄(Fumio Kishida)聯合舉行了記者會。拜登說:「我們都致力於彼此迅速磋商,以回應我們任何一國受到的威脅,不管其源頭在哪裡。」
他補充說:「這意味著,只要該地區發生了危機,我們都會有一條熱線,分享資訊並協調我們的回應。」
拜登沒有直接提及中國,但是他說,三國領導人重申致力於維持台灣海峽的和平穩定並應對經濟脅迫。華盛頓經常指責北京利用經濟脅迫來達到政治目的。
岸田文雄說:「自由、開放、基於法治的國際秩序處在危機之中。」他提到俄羅斯對烏克蘭的入侵、北韓不斷發出核與飛彈威脅,以及「單方面以武力改變東海和南海現狀的企圖」。
過去的峰會通常避免直言提中國,但是這一次的美日韓聯合聲明卻打破了這一傳統,明文指出了北京「在南海支持非法海洋權利聲索的危險與咄咄逼人的行為」。聯合聲明說:「我們強烈反對任何單方面改變印太水域現狀的企圖。我們尤其堅定反對將填海造地的島礁軍事化;危險地使用海警和海上民兵船隻;以及脅迫行動。」
中國宣稱幾乎對整個南中國海擁有主權,這種主張與其他聲索方汶萊、馬來西亞、菲律賓、越南和台灣相衝突。國際仲裁庭2016年裁決,中國的權利聲索沒有法律依據。
就在這個星期,有報導說,北京似乎正在一座越南和台灣也聲稱擁有主權的島嶼修建簡易機場。
三邊防衛合作
「危機期間磋商」的承諾使一系列的三邊防衛合作誓言達到頂點,這些合作承諾包括定期軍演和彈道飛彈演練以及在經濟安全方面合作——加強半導體供應鏈、網路安全和人工智慧,還有新的地區倡議,以在整個印太地區打造夥伴能力,包括在海上安全領域。
三國還同意試點建設供應鏈早期預警系統,以防範某些產品受到干擾,包括電動汽車使用的關鍵礦物質。中國在這些礦物的價值鏈中佔據主導地位,占世界鋰、鈷、錳生產的一半以上以及幾乎全部的稀土礦物生產。
中國抨擊峰會是華盛頓企圖把亞太地區變成「地緣政治競爭的角鬥場」。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星期五說:「亞太地區是和平發展的高地、合作發展的熱土,絕不能再成為地緣爭奪的角鬥場。」
在三國領導人為大衛營峰會做準備之際,南韓情報機構曾說,作為抗議,北韓準備試射更多的洲際彈道飛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