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還有房地產危機。房地產是中國近幾十年來的市場主要增長動力之一,但最近碧桂園爆發債務危機,恒大集團也在美國申請破產,中國房市陷入泥沼,抑制了中國民眾的消費意願。
另外,在疫情期間,許多歐美政府大規模發放現金紓困,協助民眾度過疫情,但中國卻沒有類似的刺激消費措施,只有透過降息來刺激經濟。專家警告,中國央行必須做出除了降息之外更大的刺激手段,依照目前的狀況,溫和的刺激如降息根本無濟於事,像是用竹籤划船。
若民眾持續對市場缺乏信心,堅信物價將下跌,這種心態如滾雪球般危險,將造成消費者更不願意消費,投資人對市場更沒有信心,景氣將更慘淡,中國債務負擔將加重,深陷經濟停滯的泥沼。
中國出口下滑,不再是美國最大的進口國
除了通貨緊縮,中國市場還有出口下滑與海外需求減退的問題,造成 7 月中國對美國和歐盟的出口皆下降 20% 以上。
近年中國與歐美國家關係惡化,地緣政治緊張,促使製造商減少對中國供應鏈的依賴,也侵蝕中美雙方之間的貿易關係,中美兩國之間貿易大縮水。根據聯合國貿易和發展會議 UNCTAD 的數據,今年1-5月,美國從中國的進口額比去年同期下降 25%,中國也跌落美國最大進口國的寶座,被墨西哥和加拿大超越,是15年來首次被超車,代表國際貿易結構開始變動。
另外,疫情期間歐美國家對電子產品等實體商品需求高漲,連帶提高對中國的訂單;解封之後,歐美國家的消費者需求轉變,改為戶外娛樂,造成中國的汽車、消費品與電子產品的庫存過多,必須降低生產並削價,以降低庫存水位。中國7月出境貨物運輸量下降14.5%,大於6月的12.4%降幅,超出市場預期的12%降幅。中國7月對美國的貨物發貨量比去年同期下降23%。 對歐盟和東南亞國家協會的出口量均下降約21%。
總結而言,中國現在面臨通貨緊縮、國內債務問題、房地產問題與中美關係惡化造成的出口問題。雖然市場解封,但中國並沒有像其他國家一樣迎來經濟復甦,反而景氣緊縮,企業及民眾的對市場信心恢復緩慢,有限的投資和支出無法刺激經濟,若持續惡化,物價將下跌,導致生產減少、工資下降,需求下跌,最後進入棘手的通貨緊縮惡性循環,恐重蹈日本1989年資產價格泡沫化的覆轍,若政策手段無力拆解當前困境,中國走向類似日本的失落三十年,深陷於經濟停滯泥沼,發生機率正在悄悄上升。
本文為風傳媒特邀導讀人金牛幫幫忙撰寫,請點此訂閱:風傳媒・華爾街日報VVIP,風傳媒會員獨享全球最低優惠價,暢讀中英日文全版本之華爾街日報,洞悉國際政經最前沿。
責任編輯/郭家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