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接站「縮小面積」申覆拚闖關 環團:無法保護藻礁,中油只想「頭過身就過」

2018-09-05 14:49

? 人氣

中油向環保署提出觀塘工業區三接站開發案環評申覆,環署公告此案將在本月12日的環評大會登場。保育大潭藻礁、反對此開發案的多個環保團體5日召開記者會,質疑中油縮小開發面積是為了在環評會上「頭過身就過」,未來很可能會再擴張,唯有不開發才能保護藻礁。(顏麟宇攝)

中油向環保署提出觀塘工業區三接站開發案環評申覆,環署公告此案將在本月12日的環評大會登場。保育大潭藻礁、反對此開發案的多個環保團體5日召開記者會,質疑中油縮小開發面積是為了在環評會上「頭過身就過」,未來很可能會再擴張,唯有不開發才能保護藻礁。(顏麟宇攝)

上月底中油趕在期限最後一天,向環保署提出觀塘工業區第三天然氣接收站(三接站)開發案環評申覆,將開發面積縮小至23公頃,環保署公告此案將在本月12日的環評大會登場。今(5)日保育大潭藻礁、反對此開發案的環團召開記者會,質疑中油縮小開發面積是為了在環評會上「頭過身就過」,未來很可能會再擴張,唯有不開發才能保護藻礁。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7月在環保署專案小組會議上,環評委員做成決議「不通過」,將此案退回目的事業主管機關。然中油並不死心,在8月27日向環保署提初申覆,送交迴避替代修正方案。其中最大修正在於將開發面積再度縮小,從37公頃變成23公頃,並將原先規劃在G1區的氣化區挪到外海卸泊碼頭及沿岸的儲槽區並建。

20180905-搶救大潭藻礁行動聯盟召集人潘忠政(右2)5日召開「能源要轉型,三接該遷址」記者會。(顏麟宇攝)
保育大潭藻礁、反對此開發案的多個環保團體5日召開「能源要轉型,三接該遷址」記者會,訴求唯有不開發才能保護藻礁。圖右2為搶救大潭藻礁行動聯盟召集人潘忠政。(顏麟宇攝)

「開發面積縮小也沒辦法保護藻礁」

但環團認為,即使開發面積縮小,也沒有辦法保護藻礁。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陳昭倫指出,光是連接岸邊儲槽區與外海天然氣卸泊碼頭的棧橋,橋下打樁落墩的地方都有藻礁分布,再加上外海碼頭建成本身就會改變水流,這些都會對藻礁生態系的存活帶來難以估算的影響。

事實上中油的迴避替代修正方案中,也加入了對G1、G2區的全面性普查,中油動員數十人搜尋,結果在兩區共發現了75株柴山多杯孔珊瑚,且用GPS成功定位出其中的54株。陳昭倫直言,這代表中油也同意藻礁的保育十分重要,因此更應該直視「藻礁生態系是一體的,不容一絲損失」的事實,並呼籲相關單位盡快依法宣告大潭藻礁劃設為野生動物保護區。

20180905-中研院生物多樣性中心研究員陳昭倫博士(中)5日召開「能源要轉型,三接該遷址」記者會。(顏麟宇攝)
中研院生物多樣性中心研究員陳昭倫博士(中)5日表示,應該更直視「藻礁生態系是一體的,不容一絲損失」的事實,並呼籲相關單位盡快依法宣告大潭藻礁劃設為野生動物保護區。(顏麟宇攝)

先前的專案小組審查會議中,小組結論便提到「港灣開發已實質改變藻礁、珊瑚等生態棲息環境,在水體物理和化學因子有重大改變下,對藻礁生態系有重大影響之虞,站在整體藻礁特殊生態的環境保育立場,建議此案退回目的事業主管機關」,環保義務律師陳憲政說,據此來看中油對策,即便限縮面積也沒能改變破壞生態的前提事實。

由於中油從頭到尾都沒有承諾過之後不再續行開發,陳憲政更進一步質疑,中油可能是抱持著「頭過身就過」的打算,因此先用限縮開發面積來換取環評過關。另外,農委會林務局委託中研院、東海大學、台北大學,針對大潭及鄰近藻礁生態進行1年的研究計畫,今年3月才剛啟動,陳憲政表示,在全面調查報告結果出來前,如何了解當前環境是否適合開發?

20180905-環保義務律師陳憲政5日出席「能源要轉型,三接該遷址」記者會。(顏麟宇攝)
環保義務律師陳憲政質疑,中油可能是抱持著「頭過身就過」的打算,因此先用限縮開發面積來換取環評過關。(顏麟宇攝)

環評後已時過境遷 環團籲應用「當前環境」重新檢視

除了藻礁問題以外,環團也不斷重申,中油在觀塘工業區的三接站開發案所要進行的審查包含環差與環現差,由於該案環評早在1999、2000年就通過,時過境遷,當初環評通過的環境背景與現在大為相異,實在不應該以新開發案與舊開發案做比較,而是要用「當前環境」重新檢視環評計畫。

許多大型開發案1、20年前便通過環評,基於不同的原因遲遲未開發延宕至今,原先通過環評的環境背景都和現在相差極大,不合時宜,依法卻不需就當前環境重做環評,只需做環差或環現差審查。環境法律人協會理事長張譽尹表示,此案也再度凸顯了現行環評法不足,缺乏老舊開發案的環評的退場機制,「東深澳、西藻礁,動不動就出來刷存在感,只要制度沒改變,老舊的環評案就會一直出來威脅台灣環境跟人民的健康。」

20180905-環境法律人協會理事長張譽尹律師5日出席「能源要轉型,三接該遷址」記者會。(顏麟宇攝)
環境法律人協會理事長張譽尹律師表示,此案也再度凸顯了現行環評法不足,缺乏老舊開發案的環評的退場機制,「東深澳、西藻礁,動不動就出來刷存在感,只要制度沒改變,老舊的環評案就會一直出來威脅台灣環境跟人民的健康。」(顏麟宇攝)

 

喜歡這篇文章嗎?

廖羿雯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