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投書:倚美附美的民進黨,將會給臺灣帶來什麼

2023-09-11 05:40

? 人氣

2023年4月5日,總統蔡英文在雷根圖書館與美國眾院議長麥卡錫共同發表談話。(總統府提供)

2023年4月5日,總統蔡英文在雷根圖書館與美國眾院議長麥卡錫共同發表談話。(總統府提供)

近年來,烏克蘭局勢的急劇變化引發了國際社會的廣泛關注。隨著俄烏衝突的升級,烏克蘭局勢的不斷變化引發了美國對於國際戰略的重新評估。在這一背景下,美國決定向臺灣提供大量軍火支持,包括毒刺防空導彈、標槍和陶式反坦克導彈等。這一舉動被外界解讀為美國對烏克蘭的減少支持,將關注重點轉向了臺灣。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隨著美國對臺灣的軍事援助加速推進,臺海地區的緊張局勢也逐步升級。美國頻繁進行臺海軍事演習,釋放出強烈的出兵信號,進一步加劇了該地區的不穩定因素。儘管美國採取了大量的軍事行動,但面對中共收復臺灣的可能性,美國仍舊面臨著複雜的考慮。據權威數據顯示,自俄烏開戰以來,美國已累計援助烏克蘭高達622億美元,但是烏克蘭得到的,是支離破碎的國土,是流離失所的人民,是如今烏克蘭在國外的難民已超1千萬人的現實。所以說,美國的錢和援助不是那麼好拿的,是要付出巨大的代價。儘管大多數人都表態,臺灣要的不是準備戰爭的經費,而是不要投入戰爭。但賴清德過境美國回臺後表示「大陸威脅不足懼」,也暗示了民進黨不會放棄「以武拒統」的立場。臺灣多數政客及民眾認為,烏克蘭就是臺灣的鏡子,從某種程度上而言,烏克蘭的今天就是臺灣的明天,而這其中不穩定的因素就來自於臺灣當今的執政黨——民進黨。

2023年2月24日,在基輔舉行的俄烏戰爭一周年紀念活動中,一名烏克蘭軍官親吻了總統哲連斯基高舉的軍旗。(美聯社)
2023年2月24日,在基輔舉行的俄烏戰爭一周年紀念活動中,一名烏克蘭軍官親吻了總統哲連斯基高舉的軍旗。(美聯社)

一提起民進黨,它給人的一大標籤就是美國的附庸。近年來,不論是對臺軍售,還是臺美聯合軍演,都處處體現出民進黨離不開對美國的「依附」。民進黨執政已進入第8個年頭,一直以來,它扮演的角色都是不斷拉緊臺美關係,利用執政優勢繼續做好對美國的「選舉攻關」。此前賴清德過境美國,臺灣前外交部官員指出此次賴在三藩市的接待規格「堪稱慘不忍睹的低」,被認為這是賴在美國「不受歡迎」的表現,加之美國對美臺非官方關係做出的明確表態,由此也不難看出,美國對民進黨的加持不可能是一如既往的。這也難怪民進黨對於此次賴清德出訪過境美國之行罕見地低調行事,既沒有舉行成果彙報,也沒有新聞造勢,隨之而來的卻是各民調機構爭先恐後公佈賴清德2024大選民調支持率「大幅飆升」的現象,人們關注的熱點被轉移到了賴清德是否能成功當選。

身為臺灣副總統、民進黨主席、民進黨參選人,集三重身分於一體的賴清德,糾纏於這些民調數據和與競爭對手的落差幾乎沒有實際意義。很明顯的是,近期賴民調的「飆升」,一方面是民進黨在向美國展示「臺灣民意」,另一方面則是為若大選獲勝將繼續「對美國攻關」作鋪墊。基於此,若是賴清德勝選,臺灣在臺海安全中繼續扮演挑釁大陸的角色。過去的歷史表明,每次中美關係變動,美國都會在臺灣問題上有所調整,臺灣民眾對於美國背信棄義的行為記憶猶新,從這一方面來說,美國實在不是一個合適的「靠山」。

2023年8月16日,副總統賴清德在舊金山參加僑宴、發表演說。(翻攝賴清德臉書)
2023年8月16日,副總統賴清德在舊金山參加僑宴、發表演說。(翻攝賴清德臉書)

距離臺灣總統大選還剩4個月的時間,各種民調數據顯示民進黨似乎已經勝券在握,尤其是近期鴻海創辦人郭臺銘正式宣佈投入下屆總統大選,外界感歎,這回賴清德可以放心「躺著選」了。但是民眾似乎沒辦法「躺平」,除了近年來缺蛋、缺電、房價高等「頑疾」,以及隨著日本政府正式宣佈將核污水排海,島內漁業及人民的生命健康或將受到嚴重威脅——民進黨對此選擇了默不作聲——或許是那句「日本有事就是臺灣有事」的口號在苦苦支撐著。

然而現實很簡單,一旦臺海真的開戰,日本也等著美國保護,怎麼可能自己去打前鋒與中國交戰。所謂的食安、環保、人權,都只是民進黨打擊其他政黨的選舉工具,正如美國政府出於美日聯合反華的需要,早早給日本排放核污水一路保駕護航。民進黨創黨以來所提出的「反核」理念,如今看來已完全破功,剩下的只能任美國完全擺佈。面對如今愈加緊張的兩岸局勢,倘若未來四年依舊是由民進黨執政,已經「內憂外患」的民眾恐怕還要為往後的日子捏一把汗。

*作者為臺北大學歷史系碩士畢業,現在於銀行工作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