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在印度舉行G20(20國集團)峰會,最受外界矚目的不是場內新聞,而是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未出席峰會,外界多認為、也聚焦在中國與美國、印度的關係上。但就長期而言,更值得關切的是:G20這個全球最重要的經濟治理平台,是不是也禁受不起地緣政治之爭而搖搖欲墜了?
從2008年G20峰會開始舉辦以來,中國領導人基本上都不缺席,早幾年是胡錦濤、2013後是習近平,除了疫情改視訊會議出席外,胡、習都會親自出席峰會。今年峰會由印度主辦,之前外界還揣測「拜習會」將出現在G20峰會上,還是11月在舊金山舉辦的APEC峰會上,結果在G20峰會前夕,中方發出習近平不出席改由總理李強出席的訊息,原因也未多作說明。
外界的揣測分析不少,從比較「形而上」的說法、指習近平「缺乏自信」或「有皇帝心態」所以不出席自己無法全盤掌控的國際場合,到策略性的如「對美施壓」以求11月的APEC峰會能讓美國讓步,或是「不作球給競爭對手印度」,因為印度視此次峰會為印度「跨入大國」舞台,各種看法都有、莫衷一是。
不過,從習不出席後的反應與效應來看,除非涉及健康因素,否則應該與美國因素關係較大,畢竟幾次拜習會(包括視訊)下來,效益幾無、中美關係還是滑向谷底,在美國連續派高層官員訪中、對重建中美關係頗有壓力的情況下,習不出席或可對美施壓;至於是否對印度的「跨入大國」有什麼正負影響,反而次要甚至不在考量之列,中國最強大的競爭者(或「敵人」)還是美國。
只是習的不出席,加上因俄烏戰爭受戰爭被西方嚴厲制裁的俄羅斯普丁也不出席,G20這個全球經濟治理平台即使尚未到搖搖欲墜的地步,但分裂日增則是事實,對全球經濟而言,肯定不是什麼好事。
G20這個平台是在1999年建立,成員國是以G7國家為核心,納入經濟實力日增的新興經濟體(或南方國家);原本是財經官員(央行、財政部等)為成員,2008年因當年發生全球金融海嘯衝擊,升級為「G20峰會」,讓G20成為全球最重要的經濟治理平台。
以G20集團取代行之多年的G7集團,確實有其道理;在上世紀80-90年代時,G7占有全球GDP比重曾高達7成之多,經濟事務幾乎是G7「說了就算數」,但在新興經濟體日益茁壯、G7的全球比重降到5成以下時,全球經濟事務不再是G7「一把抓」了,因此才有G20產生。
這是由G7加上金磚5國、再加上7個重要經濟體及歐盟組成,其人口占全球3分之2、GDP占8成以上、貿易占7成5;雖然非洲國家只有南非入列顯有不足,但在文化、地域、政治上的多樣化與代表性、當然還有經濟規模上,都遠比G7高。這個全球經濟治理平台最讓人印象深刻者應是金融海嘯後,各國聯手遏止可能的貨幣戰、貿易戰,避免了一次大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