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快訊
20171031-SMG0035-快訊小紅條兒

當德國外長叫習近平「獨裁者」,德國輿論為何憂心忡忡?

2023-09-22 11:00

? 人氣

2020年2月18日,德國科隆的「玫瑰星期一」(Rosenmontag)上的諷刺性木偶,包括了習近平、金正恩、川普、普京等領導人。(美聯社)

2020年2月18日,德國科隆的「玫瑰星期一」(Rosenmontag)上的諷刺性木偶,包括了習近平、金正恩、川普、普京等領導人。(美聯社)

德國外長貝爾伯克直呼中國黨和國家領導人為「獨裁者」的事件仍在發酵,中國外交部為此召見了德國駐華大使,但令人不解的是,這一令中國「強烈不滿」的事件,中國官方媒體卻鮮有報導。與此相反,德語媒體中相關的討論則仍在繼續。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時代》周報發表評論,就何為獨裁者,習近平是不是獨裁者,以及貝爾伯克作為外長直呼習近平為獨裁者是否恰當進行了分析。這篇題為《可以稱呼習近平為獨裁者嗎?》的評論寫道:

「大多數主流工具書對獨裁政權的描述都大同小異:即這是一種由一個統治者、一個團體或一個政黨獨攬大權的政治制度。公民權力受到廣泛限制或被完全剝奪。統治者可以隨心所欲的濫用權力,完全不受其他機構的監督。它通過鎮壓、暴力和宣傳手段來實施統治權。獨裁者往往借助意識形態,有時也借助準宗教化的個人崇拜來確保其統治權力的合法化。此外,他們還會通過取消或廢除接班人制度獲得永久性統治地位。

習近平顯然符合上述所有標準。中國自稱實行『人民民主專政』,並由中國共產黨代表人民行使權力。不過,2012年上台以來,習近平已經廢除了這個一黨制國家內本來就為數不多的權力監督機制。習近平大權獨攬的程度超過了其歷屆前任,他集黨政軍大權於一身,而且還取消了國家主席任期兩屆的限制。」

評論指出,習近平治下,權力的任意性也在與日俱增:繼外交部長之後,國防部長也宣告失蹤。習近平在重新推動意識形態化的同時,中國的人權狀況也在每況愈下。

「也就是說,貝爾伯克的表述在內容上是完全正確的。但是外交領域的措辭標準有很多,實事求是只是其中之一。例如,沙烏地阿拉伯絕對無法稱之為最民主的國家,這是不爭的事實。但由於沙烏地阿拉伯擁有大量石油,所以該國並不民主的事實就很少被提及。換言之,外交辭令往往是在成本與效益之間進行權衡的結果,也就是說,真相也是有價格的。

對德國來說,直呼北韓當權者金正恩為獨裁者,代價會非常有限。因為北韓人不會購買德國汽車,但中國人卻是有能力購買德國汽車的。但另一方面,貝爾伯克此番言論應當也不會給德中關係帶來長久的損害。因為今年六月,美國總統拜登也曾稱習近平為獨裁者,但這一稱謂並沒有給中美關係帶來實質性的變化。

值得注意的是,中國官方媒體幾乎沒有就貝爾伯克的相關表述進行報導。也許中國官方不想讓人意識到,貝爾伯克說了大實話。」

《法蘭克福匯報》則發表評論,關注了德國經濟界同獨裁者的複雜關係。

「德國經濟界同專制政權的關係相當矛盾。同歷屆德國政府的天真幼稚一樣,德國經濟界也曾長期保持著同專制政權的密切關係,其中同中國和俄羅斯的關係最為熱絡。他們為此提出的理由也總是千篇一律:介入關於民主、法治和人權問題的爭論,並不是企業的任務,更何況,通過做生意還能推動相關國家的開放程度,即所謂相互接近、促進變革。經濟界還曾聲稱,盡管德國對相關國家產生了依賴,但並沒有跡象顯示,對方會利用這種依賴性進行脅迫。然而,面對當前的俄羅斯,這種幼稚天真的邏輯已經慘遭失敗:恰恰是德國讓侵略者俄羅斯變得像今天這樣富有和強大。好在德國經濟東方委員會已經意識到了這一點,並基本放棄了同俄羅斯的往來。對於德國企業來說,也是時候該同令人疑竇叢生的大國-中國拉開距離了。在這一問題上,德國紅黃綠聯合政府值得經濟界的學習。」

摘編自其他媒體的內容,不代表德國之聲的立場或觀點。

© 2023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