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質疑美國,但要敵我分明!學者籲提升國際識讀、強化民主對話

2023-09-21 18:00

? 人氣

2023年5月3日,反美/疑美的示威者在台美國防產業論壇期間,在台北國際會議中心外高舉「美國戰爭販子」的抗議布條。(美聯社)

2023年5月3日,反美/疑美的示威者在台美國防產業論壇期間,在台北國際會議中心外高舉「美國戰爭販子」的抗議布條。(美聯社)

針對疑美論漸增情形,關注不實資訊問題的台灣資訊環境中心21日舉辦座談,邀集學者和非營利組織進行討論,與會的政治大學助理教授黃兆年直言,除了提升媒體識讀,還要增進國際識讀及強化民主對話;東吳大學教授邱師儀認為,儘管質疑受言論自由保障,但敵我意識必須分明。

台灣資訊環境研究中心(IORG)蒐集2021至2023年6月間,有關疑美論的84則資訊,這些內容可分為棄台、弱化台灣、製造混亂等8種類別,並針對贈送COVID-19疫苗、美國聯邦眾議院前議長裴洛西(Nancy Pelosi)訪台、蔡英文我國總統蔡英文出訪過境美國等12個大事件進行分類。

IORG共同主持人游知澔表示,疑美論和中國共產黨(中共)論述是不同東西,但兩者結合為中文使用者創造符合中國利益的世界觀。他指出,根據報告分析,中共參與最多的是台灣和美國菁英剝削台灣人的「共謀論」,恰巧來自台灣最多的也是這類論述。

2023年9月21日,台灣資訊環境中心(IORG)舉行疑美論座談。由左而右為東吳大學教授邱師儀、美國台灣觀測站共同編輯李可心、IORG共同主持人游知澔、政治大學助理教授黃兆年。(簡恒宇攝)
2023年9月21日,台灣資訊環境中心(IORG)舉行疑美論座談。由左而右為東吳大學教授邱師儀、美國台灣觀測站共同編輯李可心、IORG共同主持人游知澔、政治大學助理教授黃兆年。(簡恒宇攝)

游知澔說,共謀論居多反映我國政黨極化,而中共宣傳內容雖無直接反美,仍會造成促使台灣遠離美國的影響。研究中國效應的黃兆年以國際關係現實主義來解析疑美論,而現實主義主張國家在做決策時,利益考量優先於理念,所以威權政權透過製造對競爭對手的不同意,試圖爭取利於自身的同意。

疑美論反映台灣政治對立

黃兆年也說,當威權政權內部出現動盪時,會製造外部敵人來激起民族主義,以此凝聚國內大眾,鞏固政權正當性,而疑美論對內外都能製造敵人。他認為,威權政權會利用民主社會的矛盾和對立進行滲透,可是疑美論也反映台灣內部本身既有的差異及政治對立。

黃兆年引用我國中央研究院2022年所做的中國效應主題研究計畫調查結果,其中約49.8%受訪者認為美國會協防台灣,約45.7%認為不會;至於台美關係緊密是讓台灣更安全,還是更危險,約41%受訪者認為危險,約51%認為安全,顯示我國大眾些微親美,但疑美聲音確實存在。

「從國際關係現實主義來看,台美國家利益互相依賴」,黃兆年說,台灣不只位於地緣政治競爭前線、具備全球生產鏈關鍵地位,還關係到美國的霸權存續。他直言,大眾需要國際識讀,提升對地緣政治、國際局勢的判讀,同時強化民主溝通,嘗試讓各政黨建立民主共識,降低外部分化。

黃兆年強調,事實勝於雄辯,並以美國捐贈台灣COVID-19疫苗為例,以行動破解質疑聲音,「這是多元替代論述的一部分,有助於提升大眾資訊判讀的空間與可能性,降低單一疑美論資訊來源」。他亦稱,應強化非選舉期間的民主公共對話,而非政府組織(NGO)及公民團體扮演重要角色。

可以質疑但要敵我分明

邱師儀提到,美國在台協會(AIT)台北辦事處處長孫曉雅(Sandra Oudkirk)在台灣媒體人范琪斐節目上表明,「言論自由的部分精神就是保護懷疑論」。孫曉雅當時說:「我覺得發表反美言論和質疑美國是很不一樣的事情...... 我的工作就是消除『我不相信你』的質疑,或向對方證明我不應受到質疑。」

邱師儀稱,孫曉雅的發言展現出美國軟實力,因為美國的實力不是靠大外宣,也不強迫人接受。他以1980年代中期發生的「伊朗門」事件(Iran–Contra affair)指出,當時伊朗為美國主要敵人,但時任美國總統雷根(Ronald Reagan)秘密出售武器給伊朗,結果掀起政治風暴。

喜歡這篇文章嗎?

簡恒宇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