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蘇聯時期,烏克蘭擁有龐大的國防工業,約有150萬烏克蘭人在700家軍工企業中工作,包括205家工廠和130個研發機構。該國曾有世界上最大的火箭工廠,哈爾科夫的一家大型工廠每年生產900輛戰車,但是1991年蘇聯解體後,由於貪汙腐敗和忽視管理,軍火業逐漸沒落。
現在,烏克蘭幾乎是從零開始重建其軍事工業。烏梅羅夫堅持:「任何可以在本地生產的東西都應該在本地生產。」這部分涉及到改革國有企業,由前烏克蘭鐵路公司執行長卡梅辛(Oleksandr Kamyshin)負責,他表示:「戰爭的前100天是關於勇氣,接下來的1000天則是關於堅韌。」新任產略戰業部部長卡梅辛上任三個月後,烏克蘭的彈藥生產量已達到去年一整年的水平。
烏梅羅夫積極鼓勵私營軍工業(目前僅占市場20%至30%)發展,他表示,如果本土私營軍火商能證明自己具備生產有用裝備的能力,他將提前支付費用給他們。然而,許多公司面臨管理人才短缺的問題,因此國防部正在提供協助,將有管理經驗的人才從前線調回。卡梅辛預測,在未來5年內,私營企業將占本地軍火市場80%。
無人機產業是其中一個關鍵領域。負責協調這方面工作的則是數位發展部長費多羅夫,他表示:「我們將比去年生產120至150倍的無人機。」無人機產業的本土公司數量已從去年12月的7家成長到現在的70家,其中絕大多數是私營公司。政府為了促進這一發展已取消進口零件的關稅,並允許以高達25%的利潤率價格採購無人機。
卡梅辛希望西方軍火商也能開始在烏克蘭當地生產。英國軍火商貝宜系統(BAE Systems)生產了大量供應給烏克蘭的武器,已經在當地成立了一家子公司,計劃生產L119和M777榴彈砲。德國最大軍火製造商萊茵金屬(Rheinmetall)已經在烏克蘭維修「豹(Leopard)」系列戰車,並計劃不久後開設裝甲車廠。
為保護軍火工廠免受俄羅斯襲擊,卡梅辛表示,烏克蘭不會尋求興建蘇聯式的超大工廠,而是在全國各地分佈許多小型工廠。
費多羅夫表示,烏克蘭大量增產的偵察設備已幫助它在技術上迎頭趕上了俄羅斯軍隊。而生產射程更長的無人機,可以打擊位於克里米亞和俄羅斯境內深處的目標。他表示:「這是一個重要的歷史時刻,我們不僅是在接受援助並期待(武器不會用盡),而是逐漸承擔自己的責任,開始發展自己的能力。」
烏克蘭快速成長的無人機產業也讓他們能夠運用新的戰術,將戰爭引入俄羅斯國內。其中一個目標是攻擊軍工廠,以瓦解整個俄軍供應鏈。第二個目標是心理戰:打破克里姆林宮試圖維護的和平表象,尤其是加強對莫斯科的無人機襲擊,近幾周,莫斯科的機場因此幾乎每天都不得不短暫停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