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塑「新全球化」
談及近年全球投資與貿易的改變,央行指出,全球外人直接投資(FDI)存量對GDP比率,曾由1990年的6.9%大幅上升至2008年的32.3%,2008年~2018年由32.3%緩升至43.4%;近期伴隨主要國家採行貨幣緊縮,全球FDI活動進一步放緩,直到 2022年,該比率僅微幅上升至44.3%。
2018年起,受到地緣政治風險升溫及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影響,全球FDI趨於零碎化,全球對中國的策略產業新設投資(greenfield FDI)減緩,東協則吸引全球FDI的青睞。
央行表示,全球供應鏈朝分流及在地化發展,例如美國希望藉由供應鏈的大重配置(great reallocation)減少對中國的倚賴,但實際上,中國商品只是被重新包裝,輾轉經由第三地(例如東協)運往美國,美中經濟連結並未減少。
全球經濟脫鉤的代價高昂
央行認為,全球化因時因地制宜,並無絕對優劣之分。儘管高度發展的新自由主義全球化帶來諸多問題,尤其新冠肺炎疫情、俄烏戰爭更使這些問題複雜化,但全球經濟脫鉤或零碎化的成本恐相當高昂,跨國合作仍然至關重要。
央行最後強調,金融全球化恐將加速金融風險擴散,而且大國貨幣政策透過全球金融循環,對小型開放經濟體影響甚鉅。因此,妥適的金融監管與資本移動管理措施至為關鍵;另在全球化的經濟與金融體系中,央行也必須將外溢效應納入決策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