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持、維護機場正常運作;依運量需求建設機場、擴充設施是機場公司最最重要核心工作。近年來機場公司在維護機場正常運作,已有成效。在建設上大幅落後,尤其機場服務最基本的航廈、機坪建設,缺乏實績。
桃園機場客貨運快速成長,全球機場旅客總量排名107年、108年第36名,國際航線客運量排名,107年、108年第11名、第10名。全球機場總貨運量排名107年、108年第9名、第10名,國際航線運量排名,107年、108年第5名、第6名。110年、111年因國籍航空公司承運大量轉口貨物,總貨運量排名提升到第7名,國際航線貨運量排名提升到第4名。桃園機場為國際重要大型機場,但硬體設施遠不及國際機場普遍設置,航廈容量、有空橋機坪數量僅及國際機場普遍設置66%、50%。(如圖一)
依民航局統計年報,機場公司99年成立以來,旅客量增加2200萬人次(疫前)、客運航班增加逾7成(疫前),國籍機隊增加1.2倍,航廈容量僅增加800萬人次(其中一航廈擴建增加300萬人次,是民航局辦理),侯機室、機坪均未增加(如圖二)。航廈超量1200萬人次使用,一、二航廈擴建對需要空間迫切的證照查驗、安全檢查僅微幅增加,二航廈入境未增加空間,形成旅客通關瓶頸。
近十年來,國際機場普遍不斷擴建航廈、增加通關作業空間、設施,縮短通關時間,讓旅旅客有更多時間使用機場商業服務,提升整體服務水準。國際機場普遍規劃航廈容量較旅客量多10%,以因應尖峰時段、旅遊旺季、長假期旅客、航空公司營運需求。桃園機場超量32%使用,設施、空間嚴重不足:
1. 大部分旅客必需在擁擠狀態下辦理報到、通關手續。
2. 為避免延誤登機,旅客必需提早到達,浪費許多時間排隊等侯、久站。
因通關費時,為使班機準時起飛,航空公司將終止旅客報到時間,由國際普遍為班表起飛前40分鐘,增加為起飛前60分鐘,增加侯機時間。
桃園機場缺乏基本建設,已造成旅客、航空公司營運及運作不便;也減少應可增加租金、使用費、商業服務、權利金收入,降低建設經費累積。
疫情期間,許多機場趁難得旅客少時機,擴建、整建航廈、侯機室,大幅增加作業、侯機、商業服務、休憩空間,紓解擁擠、提昇服務功能。這是今年Skytrax國際機場服務評比,歐美機場普遍排名顯著提昇原因。也是桃園機場排名續大幅退步主要原因。
機場公司雖於101年底開始規劃三航廈興建,因超預算設計、航廈屋頂設計複雜施工難度高,歷經四年半始完成工程發包作業,依工程合約115年初完工,(相當期間規劃之北京大興機場、新加坡機場第四航廈、仁川機場二航廈第一期、浦東機場衛星廊廳都於105-108年啟用)。雖號稱旅客容量4500萬人次,依前公告建築招標圖說,航廈區建設面積,減少提供旅客服務,三分之一提供非旅客使用,使得各項作業空間僅與二航廈相當,上下車路緣、停車位不及二航廈設置,僅能服務航廈本體21個機坪,2000萬人次旅客。許多動線規劃、空間使用較一二航廈、國際機場普遍設置不便,又因大面積提供非旅客使用,額外增加交通量、停車需求,增加聯外交通問題。隨工程進行,航廈建築實體逐漸呈現,勢將有許多修正、調整建議,能否於115年初完工、經試運作後115年底啟用,尚有許多變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