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持續入不敷出,該公司的債務已經累計超過3000億美元,影響到與其有業務往來的各種實體,包括供應商、購房民眾、債券買家和銀行等。這些問題也對中國陷入低迷的經濟帶來沉重影響。
此外,恒大的問題並不是單一案例,自政府開始打擊房地產公司過度借款以來,在過去3年中,有超過50家中國建商違約或未能償還債務。因此,恒大集團的困境不僅對中國政府如何應對其後果具有重要影響,還可能影響北京政府如何應對其他陷入類似困境的建商。
中國房地產業崩潰,誰來承擔後果?
《外交政策》(Foreign Policy)雜誌副編輯帕默(James Palmer)的分析顯示,恒大最近的不利消息表明,中國的房地產業以及參與其中的銀行家和政府官員仍處於極為危險的境地。恒大似乎面臨清算風險,其他建商也可能受到牽連。恒大有眾多國內外債權人,他們對恒大缺乏新債務重組計劃感到不耐煩,擔心該公司的重組努力注定會失敗。
恒大危機進一步加劇了房地產業的下滑,這是因為中國經濟的公眾信心仍然非常低。儘管地方政府為避免引發公共恐慌,試圖防止房地產市場崩潰,並人為地設定價格底線來維持房價穩定,但實際上房價仍在下降,物件銷售停滯不前,對整個經濟構成了威脅。
中國政府需要找人來背黑鍋,否則他們可能成為受譴責的對象。原因在於,房地產業、銀行體系和地方政府債務之間存在密切聯繫,這使得風險變得非常大。在危機爆發之前的多年裡,地方政府主要仰賴土地出售作為主要財政收入來源,佔其財政資金的20%至30%。而建設公司則主要通過高回報的銀行貸款來購買土地,同時中國的投資者普遍將房地產視為一個安全的投資選擇。
在這一體系中,參與者都擁有自己的利益關係,包括建商、銀行家和政府官員,而這些利益關係可能涉及貪污行為,從明目張膽的賄賂到秘密的內定交易,甚至有可能牽涉到有組織的犯罪活動。
此外,中國房地產業佔其GDP的30%,這一比例不僅包括個人對房地產的投資,還包括眾多持有大量閒置現金的公司將其資金轉向房地產,而不是重新投資回自己的行業,主要原因是房地產業的回報率極高。
隨著房地產業崩潰,政府迫切需要找人來承擔後果。迄今為止,當局主要專注於追究房地產企業的高管和銀行家的責任。在過去的一周中,各省份的銀行家紛紛被捕,並且對高層銀行家展開了打擊行動。本周,來自野村控股的一位高級銀行家甚至被禁止離開國家。
然而,基於銀行家和開發商都與政府官員有密切牽連,而且習近平已經多次實施反貪整肅行動,似乎很難將房地產業崩潰所帶來的後果控制在一定範圍內。在中央政府試圖查明究竟積累了多少問題、有多少資金被盜竊之際,地方政府官員為了不成為房地產危機的究責對象,可能開始積極相互揭發,導致更多人被捕入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