憤青變創業家 他要幫盲人造智慧城

2015-05-15 09:00

? 人氣

微光計畫推手-吉正然,要用手機輔助導盲杖。(攝影者.許世穎)

微光計畫推手-吉正然,要用手機輔助導盲杖。(攝影者.許世穎)

矽谷知名創投、PayPal創辦人彼得.提爾曾說:「對現狀不滿,永遠是創新的源頭。」要有不滿的情緒,很容易;要把情緒化為實際行動,很困難。太和光創辦人吉正然,就是一個把「不滿」轉化成「創新」的創業家。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憤怒,來自對聽障父親的遺憾

為了解黑暗世界,他花兩年學當盲人

這位求學時積極參與學生運動的創業家,在「商周奇點創新大賽」面試現場,激昂控訴著政府對盲人政策的荒謬:

「台北市從97年起,花了4,225萬元,在122個路口放有聲號誌,覆蓋率僅5.4%,一年內損壞了57%!」「培養一隻導盲犬,至少要花100萬,30隻,就要3千萬,台北市有多少盲人?要花多少成本?」

他控訴世界長期忽略盲人,「1921年,人類發明了第一支導盲杖做為盲人的輔具;一百年後,人手一支智慧型手機,盲人能用的是什麼?還是導盲杖!」

吉正然的憤怒,來自天生聽障的父親。從小,看著父親被禁錮在一個沒有聲音的世界,也曾試過要幫父親找回聽力,但「他的神經已經壞死,電子耳對他沒有效……。」

他把對父親的遺憾,轉化到視障者身上。吉正然花了2年時間,去體會盲人生活,他發現,盲人的世界,是靠一個個定位點建構而成,必須靠反覆行走,背熟一條路線,如果某天天候不好,或是很吵,干擾到記憶中的定位點,就會像無頭蒼蠅一樣,只能打電話找人求助,這對視障者的身心都是很大的折磨,不少人因此退縮封閉,或者乾脆與外界斷絕聯繫。

「有誰喜歡一出門就要人幫助?」吉正然想:「為什麼我們不能建立一個社群,把周圍的環境『說』給他們聽呢?」一個盲人導航系統的想法開始浮現。

革新,比市府設施成本更低

結合蘋果通訊技術,替盲人報路況

當時,吉正然是華碩的高級工程師,座位就在執行長沈振來的對面,曾參與PS2遊戲機、Skype phone等產品研發,年薪將近200萬元。

「但就算再幹個十年,再多個幾百萬,又怎麼樣?不過是多賣幾張主機板,對人類的生活有什麼貢獻?」吉正然有股傲氣。

2009年,他辭掉工作,創辦太和光,開啟了他打造盲人導航系統的微光計畫。一開始,他用GPS定位,但效果極差,成本高昂;為了存活,他接案幫企業寫軟體、做App,五年來,他做了十幾個項目,將賺的錢全部投入到微光計畫中,然而,GPS技術一直無法突破,導致公司虧損連連。

但他終究撐了下來。2013年,蘋果推出新的無線通訊技術iBeacon,定位比GPS更精準,成本也更低。在他的構想中,如果能在台北市每個路口裝設感應器,盲人口袋裡的智慧型手機偵測到,就能自動報出路名、路況,甚至公車站牌,達到盲人導航的目的。

他算過,台北市一共有2,259個路口,如果每個路口都要安裝有聲號誌,得花上8億4千萬元。而iBeacon感應器的成本一個只要數百元,「台北市每年花幾億去弄一堆沒有用的盲人設施,我的計畫只要200萬美元就能搞定!」

奇點大學創業共同主席珊迪·米勒認為,微光計畫具衝擊性,可行度也高。

她也提醒,一位成功的創新者,除了熱情,也要號召更多人願意追隨,這要卸下強烈的主觀意識、學習與他人溝通協調,這也是吉正然未來最大的挑戰。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商業周刊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