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投書:「有效的」經濟政策,為何遲遲不能出現?

2023-10-13 05:30

? 人氣

最後,在全球化下,因經濟發展造成財富分配不均,且造成勞工失業,勞動部將是負責處理此一效果的第一線機構。分發救濟金與補助金並非解決之道,政府首先應一次性到位的調整基本薪資為新臺幣4.5萬元以上,而非繼續玩弄「乞丐式調薪的產、官、學把戲」,後再將更多的資源放在各項的職業訓練。輔導失業勞工轉業,才是解決M型社會問題的根本。因此增設職訓機構,「提升職訓機構的培訓品質」,就成為政府重要的發展方向與改善臺灣勞工的基本生活條件與環境。甚而有之,更可提升生育率與改善少子化之疑慮,促進勞資雙方的和諧性。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至於產業類別與方向約列如下﹕

1.產業類別:

-創新(無論是技術、產業)全力支持。
-中大型無人機。
-低軌衛星。
-小型核能發電產業。
-合成燃料和氫轉變產業。
-資安相關軟硬體產業。
-6G通訊+衛星通訊。
-軌道產業,提升國產自製能力,爭取早日達到自給自足。
-生物工程產業。
-量子技術。
-整飭暨升級改造觀光旅遊業軟硬體。
-水資源的深化整飭與建立。
-科技農業,確保臺灣整體農糧能早日自飽自足化。
-強化與確保漁業權益。

2.創新是主,其它是從

偉大的經濟學家熊彼得有關創新是經濟發展主要動力的遠見,臺灣經濟已走入創新階段,也是必須提升創新能力的階段。

第一,在臺灣成本優勢已喪失的情形下,除了不斷的創新,臺灣還有其他重要的競爭力來源嗎 ?

第二,在錯綜複雜的世界經貿關係的論戰中,只要臺灣具有足夠的創新能力,許多的擔心與顧慮是否還會存在? 再繼續我們花費太多的精力與時間在其它無厘頭的辯論,而忽略真正足以讓這些辯論變得不重要的創新能力培養上。

3.一切政策為創新

有了良好的創新能力,臺灣就不必擔心來自各國的競爭,全世界市場只能成為臺灣在全球佈局的一部份。相反的,如果臺灣缺乏創新,將使臺灣完全喪失競爭優勢、甚至被滅國而不自知。

由此可知,全球任一新興國家的崛起,不論是過往的中國或近期的東南亞諸國、印度、甚或未來的南美與非洲,對臺灣經濟的影響到底如何,主要是看臺灣創新發展的程度。

另創新的風氣必須帶入整個政府中,在新經濟的環境中,創新與改革的能力已經是一個優良政府的必備條件,但與企業的創新不同,政府政策因涉及公共利益,一個創新的政策比較無法承受失敗,因此政府政策上的創新需要多具備一分謹慎與仔細評估。

對於政府方面,政府常常以增加國防經費來對抗中國在安全上帶來的壓力,然而面對經濟上的壓力就必須增加研發經費來因應,因此我們應該將研發經費視為與國防經費同等重要。

最後、創新者應該得到報酬,而不是懲罰。這將是為政者或企業領導者必須具有的「最基本的精神與認知」

*作者為製造業工人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